【“比起漢武帝劉徹,他更愛惜武將。”】
【“比起唐太宗李世民,他不殺兄弟侄子。”】
【“比起宋太宗趙光義,他能留亡國宗室。”】
【“比起明太祖朱元璋,他不殺開國功臣。”】
【“這些皇帝一個個被稱為雄主、明君、賢君、聖君,怎麼就秦始皇非得被冠以暴君之名?”】
“怎麼回事?上一個影片還在說飯圈歷史的噁心,現在又開始吹噓上暴君嬴政了!”
“反正我就知道,說嬴政好的,說嬴政不是暴君的,全是洗白吹噓嬴政的。”
後人對古代帝王和王朝的評價,不只有誇讚或貶低一種言論。
就算是被稱為禽獸王朝的北齊,在後世也有人捧。
系統深得高聖陽的指點,不能只給古人看“一家之言”的影片,那些有反差的影片也要給古人看看,不然古人的情緒越來越平穩,怎麼收割情緒值?
“嬴政不殺兄弟?嬴成蟜怎麼死的?”
“嬴成蟜叛秦降趙,趙王給了他一塊封地,他好像不是嬴政殺死的。”
“你看的是野史吧?嬴成蟜明明是兵敗自殺。”
“不,是嬴政下令讓王翦斬下嬴成蟜的首級。”
【“秦朝被罵為暴秦,是因為秦朝變法,除了世卿世祿,改用郡縣統治,對當時的貴族而言,這是對他們既得利益的顛覆。”】
“黃巢呢?”
“什麼意思?”
“後人這個時候一般都會喊黃巢!”
“我覺得讓滿清的八旗過去效果更好!”
“能動手,絕對不會跟你講道理。”
【“編戶齊民,讓家庭單位小型化,同時用爵位獎勵耕戰。”】
【“實際上就是打土豪分田地,正好那時只有土豪才識字,掌握著話語權,不罵你罵誰!”】
“嬴政難道真不是暴君?”
“假的!都是假的!”
【“秦制給小民開放了上升通道。”】
【“此後,中國才有了國民的概念。”】
【“有根有據的國法取替了貴族隨心所欲的私刑。”】
【“這一點,直到今天我們都因此而受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