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咎由自取!”
【“同樣,對於王翦的功績,司馬遷在史記中也給予了肯定。”】
【“但是司馬遷對王翦的批判更加嚴厲。”】
【“在司馬遷眼裡,王翦功高蓋主,為了避免殺身之禍,謹慎行事,在功成名就後激流勇退,不再參與軍政大事,也是錯。”】
【“司馬遷認為,王翦作為秦始皇的老師,應當規勸秦始皇施行仁政,秦朝的滅亡,也有他的責任。”】
【“他的孫子王離在鉅鹿之戰被項羽俘虜,是自食其果。”】
“我突然想抽司馬遷,人家明哲保身也有錯?”
“王翦是秦始皇的老師?以前還真不知道!”
“作為皇帝的老師,勸諫君主,教導學生,是他的職責。王翦沒有盡職盡責,的確有錯!”說這番話的人是魏徵。
“若這麼說,漢武帝窮兵黷武,武帝一朝的臣子都有錯,包括他司馬遷。”
【“蒙恬作為抗擊匈奴的武將,理應得到尊重。”】
【“司馬遷又是漢朝初期的人,應該對匈奴十分痛恨。”】
【“然而司馬遷卻對蒙恬的行為提出了嚴厲的批評。”】
【“司馬遷說自己去過北方,實地觀察了蒙恬修築的長城和邊塞堡壘。龐大的工程,一點都不體恤民情,浪費人力物力。”】
【“秦國剛統一天下,人心尚未歸附,遍地都是戰爭的創傷。”】
【“蒙恬作為秦國的名將,不僅沒有盡力勸諫秦始皇讓天下的百姓休養生息,反而迎合皇帝心意進行大規模工事,他們兄弟後來被殺也是罪有應得。”】
“我感覺司馬遷就是瘋狗,逮誰咬誰一口。”
“修築長城是秦始皇的命令,蒙恬一介臣子,能做主嗎?”
“再者說,不修長城和堡壘,匈奴南下怎麼辦?拿什麼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