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前代官窯名瓷,還有一個元代的青花瓶,落到不識貨的人手裡,真是浪費了。
&esp;&esp;又問起楊奶奶,楊海道:“我來時就不在,一問,說是去村裡走走,晚上回來。”
&esp;&esp;琳琅聽了便放下心來。
&esp;&esp;趁著琳琅更衣梳洗之際,楊海雙手繞在虎哥兒的胳肢窩下,扶著他在腿上一踩一蹬,笑得虎哥兒一張小臉兒燦爛如陽。父子兩個很久沒見了,虎哥兒雖能認人,但畢竟年幼,幾日不見就會忘記了,楊海自然努力讓他記住自己。
&esp;&esp;琳琅出來見了笑道:“再過幾個月,虎哥兒就能挪步了。”
&esp;&esp;楊海聞言一笑。
&esp;&esp;聽到母親的聲音,虎哥兒立即扭頭去找,一雙眼睛又黑又亮,像極了楊海。
&esp;&esp;至晚間,楊奶奶果然從黃葉村回來了,見到孫子,也是十分高興,笑道:“可巧,我還說你什麼時候回來,如今倒趕得上紅袖的喜事。”
&esp;&esp;楊海詫異道:“紅袖要出門子了?”
&esp;&esp;楊奶奶點了點頭。
&esp;&esp;琳琅登時想起那個嬌俏可愛的女孩子來,不禁為她感到歡喜,問道:“說的哪一家?日子可定了?咱們好去給她添妝賀喜。”
&esp;&esp;楊奶奶笑道:“說的是村東開雜貨鋪子老劉家的獨子宇哥兒,後日出門子。”
&esp;&esp;琳琅一聽,道:“既這麼著,明兒咱們就該過去了。”
&esp;&esp;雖然他們住在山上,但村裡人情往來也都十分留意,誰家的紅白喜事不是楊奶奶親去,便是琳琅親至,只是前一二年琳琅懷孕生子,又坐月子,又要帶孩子,因此多是楊奶奶去的,琳琅不過近兩個月才去一兩次。
&esp;&esp;楊奶奶點頭道:“你收拾一下,大海也去,正好幫忙送嫁,咱們家的房子我今天已經打掃了三間,明兒住一晚,也不必來回奔波。”
&esp;&esp;琳琅應了,又問道:“添妝的東西,兩匹大紅尺頭,一件銀三事,奶奶看如何?”
&esp;&esp;楊奶奶道:“你那綢緞都是有錢買不到的好東西,夠紅袖做兩身衣裳,已經儘夠了,她歡喜還來不及呢,禮金再包上一吊錢。咱們家去,原不能出手太過,反招人眼紅。”
&esp;&esp;琳琅也是如此打算,並沒有因為自家有錢,就出手闊綽。
&esp;&esp;倒不是她小氣,只是還是作為一家主母,所想自然要周全些,還要顧及彼此的體面。一則是怕人眼紅嚼舌根,雖說他們早眼紅過自己的嫁妝;二則倘若紅袖出嫁自己給她添妝的東西多了,不但惹人嫉妒她,將來自家有什麼事兒,他們都不知道如何還禮。
&esp;&esp;第二日一早,楊家一家四口便駕車回村。
&esp;&esp;因他們不愛張揚,在城裡使喚人也還罷了,是大勢所趨,卻並不想帶回村裡惹人眼,遂一個丫頭都沒帶,只帶了鋪蓋衣服東西,楊海穿著毛青布做的衣裳,楊奶奶穿著青緞子斜襟大襖,琳琅卻是淺金桃紅二色撒花的褙子,一色半新不舊。
&esp;&esp;先回到家安置了鋪蓋東西,重新收拾一番,一家人才去隔壁紅袖家。
&esp;&esp;楊海在外面和堂叔楊大郎寒暄,琳琅抱著虎哥兒和楊奶奶進屋。
&esp;&esp;白氏一見到她們,立即笑容滿面地迎上來,道:“哎喲喲,快進來,正念叨著大娘和侄兒媳婦,誰承想你們竟來了。這是虎哥兒罷?都這麼大了,也沒見你們帶他家來幾次。”
&esp;&esp;楊奶奶笑道:“他人小,怕見風,不大帶出門。”
&esp;&esp;白氏笑嘆了幾聲,對琳琅道:“侄兒媳婦快帶虎哥兒進裡屋去,紅袖在屋裡呢!”
&esp;&esp;楊奶奶也笑道:“虎哥兒讓我抱著,你進去和紅袖說說話去。”
&esp;&esp;琳琅方告了一聲罪,徑自到裡間來。
&esp;&esp;紅袖正坐在床上做針線,幾個同齡的女孩子相陪,早就聽到琳琅一家到來的聲音了,見琳琅進來,忙起身讓座,笑道:“嫂嫂好些日子沒來了,叫我怪想的。”一面說,一面又親自拿粗瓷茶碗沏茶,那茶是絳紅色,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