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守護的約定(5 / 9)

在高溫作用下,鋼結構可能會失去承載能力,混凝土結構也會因內部水分蒸發而產生裂縫、剝落。例如,長時間燃燒後的木質屋頂或樓板容易發生坍塌,牆體也可能因為結構受損而倒塌,將消防員和被困人員掩埋。

- 物體墜落:建築內的各種物品,如燈具、天花板、廣告牌等,在火災中可能會鬆動、掉落。這些墜落物的衝擊力可能會對人體造成嚴重的外傷,如頭部受傷、骨折等。

爆炸危險

- 易燃易爆物品爆炸:在一些火災現場,可能存在易燃易爆的物品,如煤氣罐、汽油桶、化學品等。當這些物品受熱、受到火焰烘烤或發生洩漏並遇到火源時,就會發生爆炸。爆炸產生的衝擊波具有巨大的破壞力,能瞬間摧毀周圍的物體,造成人員傷亡。

- 粉塵爆炸:在有粉塵的環境中,如麵粉廠、木材加工廠等場所發生火災時,懸浮在空氣中的粉塵達到一定濃度,遇到火源就可能引發爆炸。粉塵爆炸往往會引發連鎖反應,使爆炸範圍擴大。

電氣危險

- 觸電風險:火災可能會破壞電氣裝置和線路,使電線外露、短路。消防員在滅火過程中,如果不小心接觸到帶電的物體,就會觸電。而且積水也可能使電氣裝置漏電,增加了觸電的可能性。

- 電氣裝置爆炸:一些電氣裝置,如變壓器、電容器等,在火災中可能會因為過載、短路等原因發生爆炸。這些裝置爆炸會產生高溫碎片和強大的衝擊力,對周圍人員造成傷害。

在火災現場,濃煙是消防員面臨的巨大挑戰之一,他們會採取以下多種方式應對:

裝備防護

- 佩戴空氣呼吸器:這是消防員在濃煙環境中的關鍵裝備。空氣呼吸器能提供清潔的空氣,確保消防員正常呼吸。在進入濃煙區域前,消防員會仔細檢查呼吸器的氣壓、面罩密封性等,確保其效能良好。例如,一般要求氣瓶壓力在規定數值以上才能進入現場作業,以保證有足夠的空氣供應時間。

- 穿著隔熱防護服:這種防護服不僅能抵禦高溫,還能在一定程度上阻擋濃煙中的有害物質接觸面板。其領口、袖口和褲口通常設計為密封式,減少濃煙進入。

行動策略

- 低姿行進:濃煙通常會向上聚集,靠近地面的區域相對來說煙濃度較低,氧氣含量稍高。消防員會採用低姿,如彎腰或匍匐前進的方式移動。他們用一隻手觸控牆壁或地面,以此來辨別方向並保持平衡,同時避免迷失在濃煙中。

- 團隊協作,保持聯絡:消防員在濃煙環境下會以小組形式行動。他們透過對講機或手勢等方式保持密切聯絡,確保資訊傳遞順暢。例如,在能見度極低的情況下,前面的消防員可以透過拍打後面隊友的腿部來示意前進方向或停止。

排煙措施

- 利用自然通風:如果條件允許,消防員會開啟門窗等通風口,讓濃煙自然排出。在建築結構安全的前提下,他們會根據風向合理選擇開口位置,引導濃煙向外擴散,改善現場能見度。

- 使用機械排煙裝置:如排煙機。排煙機能夠快速有效地將濃煙排出建築物。消防員會根據現場建築佈局和煙霧分佈情況,合理放置排煙機,將其出風口對準濃煙聚集區域,把煙抽離,為救援和滅火工作創造更好的條件。

尋找安全區域

- 尋找避難層或安全通道:在高層建築火災中,消防員會引導被困人員前往避難層等待救援。避難層設有防火分隔、消防設施等,相對安全。同時,他們也會熟悉建築內的安全通道位置,這些通道通常有防煙設施,如正壓送風系統,能有效阻止濃煙進入。

- 識別危險跡象:消防員會留意建築物的結構變化和煙霧的流動方向等危險跡象。如果發現濃煙的顏色、氣味異常或者有建築物發出異常聲響,可能預示著即將發生爆炸或坍塌,他們會迅速撤離到安全地帶。

消防員的裝備種類繁多,以下是一些主要裝備:

個人防護裝備

- 消防頭盔:它能保護消防員的頭部免受火焰、熱輻射、墜落物的傷害。頭盔一般配有面罩,可防止臉部被燙傷,還有披肩,用於保護頸部和肩部。

- 消防服

- 滅火防護服:用於撲救火災時穿著,具有良好的隔熱、耐磨、防水效能。可以阻擋火焰和熱輻射,讓消防員在高溫環境下工作。

- 搶險救援服:在執行搶險救援任務(如地震、交通事故等)時使用,比較輕便靈活,有一定的耐磨性和抗撕裂性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