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佔據慶元路(1 / 2)

就在四海船隊忙著在天竺西海岸的沿海城市貿易之時,江浙行省的慶元路卻發生驚天動地的變化。在原來的歷史時空本該在如今已被招安,被授予官職定海尉的方國珍,由於得到無忌的幫助實力大增後,非但遲遲不肯接受元廷的招安,而且還屢次斬殺了元廷派遣過來招安他的使者。就連無忌也想不到,因他努力扇動的小翅膀,已經開始對原本的歷史時空產生了一連串多米諾骨牌式的改變了。

慶元方氏兄弟在柱子的建議下,在加固了自己根據地的根基後,又對已到了嘴邊的慶元路產生了非常濃厚的興趣。三番兩次被打敗後,元廷的中樞已經對地方的官員完全失去了信任。元廷中樞認為地方上報所謂的無力剿匪的言辭,只是他們蒙元勳貴之間爭權奪利,為保持自家實力而養寇自重的藉口而已,因此方氏兄弟的造反根本沒有引起元廷的足夠重視。

曾經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的蒙元鐵騎已經腐爛到了骨子裡,戰力早就百不存一了,可是樂觀的蒙元勳貴並不認為是他們的戰力下降了,只是勳貴間為爭權奪利而相互傾軋,消極怠戰的結果。在他們的美夢裡,只要內部能統一口徑一致對外的話,蒙古鐵騎的戰力依舊是天下無敵的。因此元廷的中樞認為,方氏兄弟的造反行為只不過是作為封疆大吏的勳貴向中樞討要更多權力與好處的手段而已。

此時,方氏兄弟因為得到無忌的幫助,而令他們起步時的實力就比原本歷史時空的實力增強了好幾倍,所以現如今他們兄弟可以說是站在了風口浪尖之上,緊握住了迅速崛起的大勢,實力的增長已成一日千里之勢。實力暴增後,方氏兄弟的慾望也隨之暴增,早就不甘心一直縮在海上,對唾手可得的慶元已經垂涎已久了。他們不但派出大量心腹完全滲透了慶元各地的城防體系,還與本地大族勾搭在一起,把控了慶元各地的基層政務。如今的慶元就像已經熟透了的果子,只要他方國珍想要摘取這枚沉甸甸的果實的話,所有的條件已經是水到渠成了,只要他伸出手去,果實自然會瓜熟蒂落。

於是方國珍決定,先把慶元路佔據下來,作為他們兄弟從海上反攻元廷的跳板。目前整個慶元路的軍政第一長官達魯花赤,早早在宰相脫脫被罷時就收到了牽連,丟了官回到元大都養老了。總管大人泰不華也在兩個多月前被方國珍誅殺了而新任的總管還未到位。此時慶元路的最高長官是隻管民政的府尹,根本無權調動所有的人力物力抵抗方國珍麾下那些強兵悍將的進攻。

方國珍麾下八千精兵強將的前軍在其弟方國瑛的帶領下,只用半天的時間就兵不刃血地拿下了慶元的治所鄞縣。方國瑛帶著眾兄弟剛從碼頭行軍至鄞縣的西城門前,守門的官軍將領居然直接開啟了城門把方國瑛和其麾下的兵將一併迎入城內。整個鄞縣城才一千出頭的守城官兵,起碼超過八百的漢人士卒全都投了方國瑛,只有不到三百人的蒙古和色目官兵奮起反抗。不過,少量官軍的這種螳臂當車的行為才堅持了不足兩刻鐘,便灰飛煙滅了。

入城後,方國瑛迅速讓緊隨他們之後入城的核心人馬接手了城防守備的工作,而那些投降的漢人士卒則全部被打散了,編入其麾下的八千前軍之中。方國瑛入城後的第二件事就是讓其手下非常有限的書吏張榜安民並迅速組織人手維護城內的治安,最大限度地降低了城池易手後引起的騷亂。

拿下鄞縣後的第二天方國珍也入城了,在其入城的當天,方國珍迫不及待的就張榜廣招天下英才助其治理地方。令方國珍想不到的是,短短的幾天時間內,小小的慶元路竟然會有上千的不得志的讀書人前來應徵各級官吏職位。原本官聲不錯的原任官吏,只要其願意繼續幫助方國珍治民,大氣的方國珍依然會讓他們官復原職。加上這幾天又有如此多人前來應徵,這下方國珍完全不用愁打下的地方沒有人才治理了。

有了充足的人才和兵馬在手,方國珍當即下令讓其兄方國璋和其弟方國瑛、方國珉各領八千人馬分赴慶元路治下的象山、慈溪和定海三縣,準備一舉拿下整個慶元路。方國珍自己則鎮守鄞縣,給大軍籌備糧草和補充兵源。方氏兄弟目前所需的大量糧食,根本不需要從佔領區刮地三尺去籌集,只需花錢就能透過柱子購買到大量來自南洋的糧食。這種不從佔領區搜刮的籌糧方式,完全不同於以往歷史上的任何一次農民起義活動,大大地加快了方氏兄弟鞏固慶元路的統治基礎,使他們兄弟迅速就爭得了慶元路的民心支援。

倉促起義,一時間方氏兄弟還沒有自己的一套治民律法和章程,只能照搬元廷的原有的律法及章程。不過他們聽從了柱子轉達無忌的建議,嚴格約束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