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怎能不讓他們心急如焚呢?
可直到離開那日,秦京生都不曾找到機會,至於馬文才更是如此,唯獨等她上轎時,才能看到她絕美驚鴻的倩影。
轎子隨著主人的到來而抬起離開,漸漸沿著下山的路,消失不見。
……
從尼山書院回來的黃良玉仍是如從前一般美麗溫柔,讓原本心中尚有些忐忑的祝英齊放下心來。
在祝英臺學成歸來後,杭州太守之子馬文才來祝家向祝父祝母提親,想要求娶祝英臺。
馬文才無論是家世出身,還是容貌才幹,在一眾求親中都是上上之選,可祝英臺不喜歡,她一心想嫁給梁山伯為妻。
梁山伯為人敦厚,確實是極好的夫婿,可他出身寒門,與祝家並不匹配,無論是祝父祝母還是祝家的其他人,都不同意讓祝英臺下嫁,而是將她許配給馬文才。
梁山伯得知後,抑鬱而終,而祝英臺在出嫁途中經過樑山伯的墳墓,悲痛欲絕,跳進墳墓與梁山伯化為蝴蝶雙宿雙飛。
得知此事後,祝母直接昏了過去,而祝父也因為幼女的決絕而痛苦不已。兩人一時間無法接受,都病倒在床上。
當家作主的二人竟然同時病倒,一時間整個祝家陷入了一片混亂之中!然而,就在眾人惶恐不安之時,祝家的大公子挺身而出,接過了家族的重擔。
祝英臺與梁山伯之間的愛情可謂是人盡皆知。只可惜天妒良緣,祝英臺最終香消玉殞。儘管如此,馬家與祝家之間的婚約卻依然存在,未曾有絲毫改變。
馬文才不顧世俗的眼光和流言蜚語,決定履行當初的諾言,迎娶祝英臺的牌位過門。此舉一出,頓時震驚了四方,他重諾重情的品行一時名傳天下。
有著馬家的扶持,祝家漸漸恢復往日的繁榮昌盛,祝父祝母雖因女兒的去世而悲痛,但終究恢復過來。
祝英齊在祝英臺去世後,曾後悔之前未能阻止她與梁山伯來往,造成了如今的悲劇,可在時間的流逝,在嬌妻稚子的陪伴下,漸漸忘卻……
掌家的人雖換成祝英齊的大哥,可父母尚在,他與長兄又是一母同胞,生活一如往日一般。
他的娘子溫柔婉約、國色天香,傾世容顏令人見之難忘。他們的兒子更是天賦異稟、聰明伶俐,遠超同齡人。一家人相處融洽,和樂融融,可謂是羨煞旁人。
然而,美中不足的是,自從娘子誕下澄兒之後,便再也沒有了身孕。儘管夫妻二人感情甚篤,但每每想到自己膝下僅有這一個孩子,祝英齊心中難免會感到一絲空落落的涼意。
看著其他兄弟家中兒女成群、熱鬧非凡,祝英齊不由暗自嘆息,盼望著能再有個一兒半女,可日子一天天過去,黃良玉的肚子卻始終不見動靜。
祝英齊而立之年時,在祝母與黃良玉的巧言“勸說”之下,原本意志堅定的他最終還是妥協了,接納了祝母送給他的那位侍女。
然而,這僅僅只是一個開端。一旦有了第一個侍女,便如同開啟了潘多拉魔盒一般,緊接著迎來了第二個、第三個……
祝英齊本就是個身強體壯之人,精力充沛,而這些侍女們正值青春年華,花容月貌。於是,在這般頻繁的接觸之中,她們接二連三地懷上了身孕。
時光匆匆流逝,十月懷胎期滿之後,一個個新生命呱呱墜地。祝英齊想將這些孩子都送到黃良玉身邊,但被黃良玉以身體不適拒絕了,同時她還‘大度’的將侍女們都提為妾室,併為她們向祝英齊請求,讓她們能獨自撫養孩子,待孩子大了再挪出來。
因此,黃良玉的賢惠之名流傳整個上虞,去黃家說親的人幾乎要踏破家門。
夜幕深沉、萬籟俱寂之際,一陣低沉而輕微的笑聲悄然響起:“八嫂啊八嫂,他們居然敢妄言稱您賢惠?曾經我還一直認為八哥乃是個頭腦聰慧之人,如今看來,他也不過是一介凡俗之輩罷了。”
話音剛落,緊接著便傳來一道清冷如冰泉流淌、悅耳似天籟奏鳴的女子聲音:“所謂聰明人與俗人又能如何區分?歸根結底,不皆是凡人而已。只要身為人,就必然會存有慾望。我只不過是順應著他們內心的所思所想行事罷了!”
那男子聞言,不禁冷哼一聲,壓低嗓音繼續道:“常言道,一夜夫妻尚有百日之恩情,玉兒呀玉兒,你的心腸怎會如此狠辣無情呢?”
“咦?這難道不正是你們這些男子一直以來心心念念、夢寐以求想要得到的東西嗎?可如今,你卻反倒指責我說我無情無義!”那女子微微仰起頭來,朱唇輕啟,言語中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