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諸葛恪劍履上殿,去見吳主孫亮。這殿上擺著酒,諸葛恪心裡直犯嘀咕,這酒裡不會有毒吧,所以推辭說不能喝。孫峻這時候就說:“太傅不是帶了藥酒嘛,怎麼不敢喝呀?”諸葛恪沒辦法,只好讓隨從把藥酒拿進來,放心地喝了起來。酒過了好幾巡,孫亮說要去更衣,起身就往殿裡走去。孫峻也跟著去了廁所,他脫掉長袍,換上短服,懷裡藏著刀就出來了。只見他大聲喊道:“有詔收諸葛恪!”諸葛恪嚇了一跳,趕緊拔劍,還沒出鞘呢,孫峻就一刀砍了過來,直接把諸葛恪的腦袋給砍了下來。
散騎常侍張約坐在諸葛恪旁邊,一看這情況,急忙抽出諸葛恪的劍去砍孫峻。孫峻往旁邊一閃,左手被砍傷了。他右手趕緊持刀劈張約,張約躲避不及,右臂被砍斷了。殿側早就埋伏好的甲士一下子衝了出來,把張約給殺了。座上的官員們都嚇得不輕,撒腿就跑。孫峻大聲說:“諸葛恪謀逆已誅,其他人都沒事,大家都回來坐吧。”眾人聽了,又坐了一會兒,就都走了。
孫峻讓人把諸葛恪和張約的屍體抬出去,用葦蓆包起來,拿竹篾紮好,扔到城外的石子崗。接著又派人去抓諸葛恪的妻子兒女。諸葛恪的妻子正在屋裡,有個婢女進來,帶著一股血腥氣,她忍不住捂著鼻子問怎麼回事。這婢女突然跳起來說:“諸葛公被孫峻殺了,冤不冤哪!”話剛說完,諸葛恪的兒子孫竦、孫建就慌慌張張地跑進來,哭著說父親被殺了,讓母親趕緊逃。諸葛恪的妻子來不及哭,慌慌張張地出門上車,帶著兩個兒子逃出了城門。可沒跑多遠,就被騎督劉承追了上來,把他們圍了起來,全部抓回去,押到城裡,咔嚓一下都砍了頭。諸葛恪的外甥都鄉侯張震,還有常侍朱恩等人,都被牽連處死,滅了三族。
臨淮有個叫臧均的人,上表請求收葬諸葛恪的屍體,言辭很是悽慘。於是就聽任他把屍體埋了。當時建業有個童謠說:“諸葛恪,蘆葦單衣篾鉤落;於何相求成子閣?”這成子閣就是石子崗的別名,鉤落就是葦帶,沒想到這童謠還真應驗了。
這殺諸葛恪的主意,是孫峻出的。孫峻因此被封為丞相大將軍,都督中外諸軍事,還加封富春侯。太常滕胤本來沒參與這事,而且他還是諸葛恪兒子孫悚的岳父,就想辭職。孫峻笑著說:“繇禹都來不及,滕公何必這麼做呢?”於是就讓滕胤繼續留任,還給他升了爵,封高密侯。
南陽王和的妃子張氏,是諸葛恪的外甥女。孫峻因為這個,就把南陽王和的印綬收了,還逼他自盡。嘿,滕胤都沒事,南陽王和為什麼要被殺呢?南陽王接到朝命,和張妃哭著告別。張妃傷心地說:“吉凶要一起,我不會一個人活著。”於是就和南陽王一起服毒,死了。南陽王的妾何氏嘆息著說:“要是都跟著死了,誰來撫養孩子呢?”於是就留下了南陽王的兒子孫皓、孫德、孫謙、孫俊四個男孩。這孫皓就是東吳的末主,後面再表。
再說魏主曹芳,即位已經十來年了。從正始九年到嘉平六年,一共十五年。這期間一直用夏正,所有政事都由司馬氏裁決。司馬懿之前殺了曹爽,威震朝野。到了他臨死那一年,還殺了揚州都督王凌和他的外甥兗州刺史令狐愚,說他們謀立楚王彪,請求皇帝賜彪自盡,還把各位王公都禁錮在鄴中,派人看管,不准他們與郡國來往。
等到司馬師繼承司馬懿的輔政之位,權力比他父親還大。魏主曹芳已經成年了,卻一點權力都沒有,心裡自然不痛快。嘉平三年,曹芳的皇后甄氏病逝,過了一年,立光祿大夫張緝的女兒為皇后。張緝不能參與政事,反而被要求避嫌回家,心裡也很怨恨。
太僕李恢有個兒子叫李豐,年少就有清名,被世人稱讚。李恢一直嚴格管束他,讓他閉門謝客。這跟諸葛恪父子的情況有點像。李恢去世後,李豐出來做了尚書僕射,司馬師還把他提拔為中書令。李豐和夏侯玄關係很好,夏侯玄被召到京城後,因為是曹爽的親屬,被削了兵權,只得了個太常的職位,心裡一直很不痛快。他經常和李豐秘密商量,想誅殺司馬氏,為曹爽報仇。李豐的兒子李韜娶了齊長公主,李豐父子經常進宮侍奉皇帝,參與機要。魏主曹芳也把他們當成心腹,跟他們說司馬氏專橫的情況,常常流眼淚。李豐雖然被司馬氏提拔,但心裡一直向著夏侯玄,對司馬師很不滿。再加上魏主哭著囑託,他就決定承擔起這個責任,想除掉司馬氏。他還讓李韜去告訴皇后的父親張緝,大家聯合起來。張緝當然答應了。
嘉平六年二月,魏主曹芳打算封后宮的王氏為貴人。李豐和黃門監蘇鑠、永寧署令樂敦、冗從僕射劉賢等人私下商量,準備等魏主臨朝的時候,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