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弟弟輿繼位,叫做呼都屍道皋若鞮單于。他因為烏累單于在世的時候,經常從中國得到豐厚的賄賂,這次也想騙取金銀,就特意讓須卜當的兒子大且渠奢,來報告自己繼位的日期,還獻上各種特產。王莽又異想天開,把和親侯王歙叫進來,偷偷地囑咐他一個秘密計劃,讓他照計行事。王歙按照王莽的命令,帶著一隊人馬,藉口送大且渠奢,一起出塞,讓大且渠奢去叫須卜當,一起來領賞。須卜當告訴單于,單于眼巴巴地盼著得到財帛,一聽有賞賜,當然很高興,就叫須卜當父子去見和親侯王歙。沒想到王歙見到須卜當後,說朝廷有旨,要他到京城去覲見。須卜當很驚訝,可他手下沒多少士兵,只有兩個兒子跟著來,大兒子大且渠奢又被王歙控制住了,沒辦法脫身,就只好叫二兒子回去報告單于,自己和大兒子奢到京城去見王莽。
王莽見到須卜當父子來朝見,特別優待他們,當面封須卜當為須卜善於,兼後安公。各位看官知道王莽打的什麼主意嗎?他無非是想讓匈奴屈服,他覺得匈奴換了單于,不一定會服從中國,只有須卜當是王昭君的女婿,一直主張和親,如果把須卜當立為單于,他肯定會感恩服從,又怕須卜當在匈奴,不會答應,所以就把他騙來,特意賜給他尊號,還打算出兵護送他回去,讓他當單于。這王莽真是想得太美了!誰知道呼都屍道皋單于,接到須卜當二兒子的報告後,不但沒得到財帛,還把須卜當父子給劫走了,氣得他兩眼冒火,馬上調動兵馬,入侵邊疆。
當時嚴尤是大司馬,他知道王莽這個計劃不對,曾經勸王莽不要去迎須卜當,王莽不聽嚴尤的話。等聽說匈奴入侵邊界了,王莽想派嚴尤和廉丹一起去攻打匈奴,還賜給他們徵氏的姓,叫做二徵將軍,並且當面安慰勉勵他們,大概意思是說殺了單于輿,立須卜當為單于,這樣匈奴就能長久地服從,一勞永逸。嚴尤卻當面反駁說:“陛下還是先擔心山東的盜賊吧,匈奴的事可以往後放放。”王莽一聽,臉色大變,馬上把嚴尤撤職,提拔降符伯董忠為大司馬,大規模招募天下的丁男,還有那些犯了死罪的囚犯、官吏和百姓的奴隸,組成精銳部隊,還向天下官吏和百姓徵收三十分之一的家資,用來擴充軍隊,籌備軍餉,準備去討伐匈奴。王莽還徵集天下那些有奇能異術的人,為衝鋒陷陣做準備。
說起來也可笑,還真有幾個人來應召。有的人說能過河不用船,只要把馬匹連線起來,就能讓一百萬個士兵過河;有的人說出兵不用帶糧食,只要吃了一種藥,就能永遠不餓;還有人說自己能插翅飛,一天能飛一千里,能去偵察敵情。前面兩種說法不方便馬上試驗,就叫那個說能飛的人當場表演。那個人拿出用鳥羽編成的兩翼,系在身上,兩翼中間有個機紐,他用手一扳,還真的慢慢飛起來了,飛了大概幾十步,就掉下來了,再也飛不起來了。這可算是後世飛機的雛形,可不能小看。王莽也知道這些人沒什麼用,但他想激勵其他人,在外國人面前炫耀,就隨便把他們收下,讓他們管理軍隊,還給他們賞賜車馬。
突然,夙夜連帥韓博推薦了一個人,用四匹馬拉的大車,把這個人運到京城。這個人叫巨毋霸,生長在蓬萊海濱,身高一丈,腰粗十圍,睡覺的時候枕著鼓,吃飯用的筷子是鐵做的,小車裝不下他,三匹馬都拉不動,所以只好用四匹馬拉的大車把他運來。王莽召見巨毋霸,一看,果然是個超級大塊頭,心裡也暗暗稱奇。等巨毋霸行過禮後,王莽隨便問了他幾句話,就叫他當衛士,跟著自己。巨毋霸謝恩退朝後,王莽突然猶豫起來,心想自己的表字叫巨君,韓博應該知道,怎麼不讓巨毋霸改名呢?這不是故意觸犯我的忌諱嗎?而且“毋霸”這兩個字,也讓人懷疑,難道是叫我不要行霸道,故意給這個人取這個名字,來侮辱我嗎?王莽越想越氣,也不管是對是錯,就傳旨把韓博叫到京城,要重重地處罰他。韓博還以為自己推薦賢才有功,會受到特別的恩寵,就急忙趕到京城聽命。誰知道一到京城,就看到衛士出來,宣讀王莽的詔書,說他對皇上不敬,把他綁出去砍了頭。這韓博真是可憐,本來想討好王莽,結果卻落得個身首異處,死得不明不白。這能怪誰呢?誰叫他去巴結王莽這個逆賊呢。
韓博死了後,王莽讓巨毋霸改名叫巨母氏,意思是文母授璽,助己霸王。奇怪,這“巨”字明明犯諱,為什麼不改呢?
第二年本來是天鳳七年,王莽按照六歲改元的詔命,把年號改成地皇元年。春夏兩季,王莽一直在籌備兵馬,打算攻打匈奴。正好須卜當還住在長安,回不了國,憂愁生病,最後死了。王莽讓須卜當的兒子大且渠奢繼承後安公的爵位,還把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