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武則天稱帝(1 / 2)

小說:歷史的執筆者 作者:雅謹

我從夢中驚醒,冷汗浸溼了衣衫。在那個光怪陸離的夢裡,我竟置身於一片莊嚴肅穆卻又透著無盡威嚴的宮殿之中。金碧輝煌的大殿內,香菸嫋嫋,群臣身著朝服,伏地叩拜,而那高高在上端坐著的,正是那位傳奇的女皇——武則天。作為一個研究歷史的現代人,我無數次在古籍中探尋她的蹤跡,卻從未想過會以這樣的方式“見到”她。這個夢太過真實,讓我久久難以平靜,也驅使著我迫不及待地想要將這段歷史以我的筆觸重新書寫,探尋她稱帝背後那些不為人知的故事。

待心情稍稍平復,我翻開古籍,思緒隨著那泛黃的書頁,飄回到了千年前的大唐。

大唐,這個在中國歷史上熠熠生輝的朝代,在高宗李治統治時期,朝堂之上已經悄然湧動著一股不同尋常的力量。而這股力量的核心,便是後來名震天下的武則天。

李治,這位生性較為柔弱的皇帝,在面對朝政的諸多繁雜事務時,常常顯得力不從心。武則天,憑藉著自己的聰慧和果敢,逐漸走進了權力的中心。她開始協助李治處理政務,憑藉著出色的政治才能,在朝堂上嶄露頭角。

“陛下,如今這關隴集團勢力龐大,在朝堂之上盤根錯節,已然成了朝廷的一大隱患。”武則天看著手中的奏章,微微皺眉,向李治進言。

李治微微嘆氣,無奈道:“朕又何嘗不知,只是這關隴集團根基深厚,想要動他們,談何容易啊。”

武則天目光堅定,說道:“陛下,此事雖難,但並非不可為。只要徐徐圖之,分化他們的勢力,再提拔一些出身低微卻有才能的官員,定能削弱他們的影響。”

李治思索片刻,點了點頭:“皇后所言甚是,那就依皇后所言,慢慢佈局吧。”

就這樣,武則天開始了她在政治上的一系列佈局。她一方面廣納人才,像姚崇、宋璟等後來的名臣,都在此時被她留意和提拔。這些人在朝堂上逐漸形成了一股新的勢力,與關隴集團相抗衡。另一方面,她巧妙地利用各方勢力之間的矛盾,挑起爭鬥,自己則在暗中觀察局勢,適時出手,坐收漁翁之利。

在這個過程中,武則天也並非一帆風順。朝堂上有許多保守勢力,對她這個參與朝政的皇后極為不滿。他們時常在朝堂上對武則天進行明嘲暗諷,試圖打壓她的勢力。

一日早朝,一位老臣出列,高聲道:“陛下,自古以來,後宮不得干政,這是祖宗定下的規矩。如今皇后頻繁參與朝政,實在有違祖制,還望陛下三思啊!”

一時間,朝堂上議論紛紛,不少人都點頭附和。

武則天卻神色平靜,不慌不忙地說道:“這位大人所言雖有道理,但如今陛下政務繁忙,臣妾只是不忍陛下如此操勞,略盡綿薄之力而已。況且,如今朝堂之上,內憂外患,若只拘泥於祖制,而不顧國家大事,豈不是因小失大?”

李治也開口道:“皇后協助朕處理政務,多有建樹,並無不妥之處。諸位愛卿,還是將心思多放在國家大事上吧。”

武則天的這番話,有理有據,讓那些反對者一時無言以對。但她心裡清楚,這些人不會就此善罷甘休,自己的稱帝之路,還長著呢。

隨著時間的推移,李治的身體每況愈下。而武則天在朝堂上的影響力卻越來越大,她已經成為了實際上掌控朝政的人。

終於,李治駕崩,太子李顯即位。然而,李顯並沒能在皇位上坐太久。李顯試圖提拔自己的岳父韋玄貞,想要以此來擺脫武則天的控制。這一舉動觸怒了武則天,她果斷地廢黜了李顯,改立李旦為帝。但此時的李旦,也只是一個傀儡皇帝,真正的大權,依舊牢牢地掌握在武則天手中。

朝堂內外,對於武則天的專權議論紛紛。許多忠於李唐皇室的人,開始暗中謀劃,試圖推翻武則天的統治,恢復李唐的天下。

在揚州,徐敬業等人以“匡復廬陵王”為旗號,起兵反叛。一時間,天下震動。

“陛下,徐敬業等人在揚州起兵,打著恢復李唐的旗號,煽動了不少人追隨他們,我們該如何應對?”一位大臣焦急地向武則天奏報。

武則天冷笑一聲:“一群跳樑小醜而已。傳朕旨意,派李孝逸率軍平叛,務必將這些叛軍一網打盡!”

在武則天的指揮下,李孝逸率領大軍迅速出擊。經過一番激戰,徐敬業的叛軍被徹底擊敗。這次叛亂的平定,讓武則天的威望得到了進一步的提升,也讓那些試圖反抗她的人暫時收起了心思。

但武則天的目標,遠不止於此。她的心中,有一個更為宏大的志向——稱帝。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