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漢武以來,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如今興起百家,距今早已兩千餘年,且不論其中書籍遺失無數,便是興起,又談何與儒學相比。”
“自隋唐之科舉,至今亦有千餘年,所招納之人才,便是儒學為多。”
“此次先生另提招賢令,可先前已得罪儒生,又當以何標準為賢?”
“重提六藝,禮、樂、射、御、書、數,其中之禮、樂、射、御,哪個不需耗費錢財,寒門苦讀十年,卻倒在這條改革之路上,豈不是...”
朱標的話說到盡頭,便止住了,旁邊朱元璋的眼神,已經頗為不善。
劉蝦仁卻只是淺笑:“我所厭煩的,從來不是做實事的儒生,也不是寒門。”
“何為賢?天生我材必有用!”
劉蝦仁輕喝一聲:“許多人缺少的其實是一個機會,陛下從業,難道是一開始淮西就有如此多的青年才俊?”
“英雄造時勢,時勢也同樣造英雄。”
“太子之擔憂不假,在下此舉便是在為大明安置其餘賢才,要讓所有人知道,讀書的出路,不僅僅只有當官。”
朱標似乎明白了什麼,不顧自己父親的目光,再次追問了一句:“但是儒生離心,先生該如何挽回?”
劉蝦仁意外地瞥了他一眼,調侃了一句:“儒生離心?光憑朝廷裡的那些人,便代表了所有的儒生?”
“但為了不讓那些人,心裡存有芥蒂,還需陛下幫忙。”
朱元璋一臉不愉快地盯著劉蝦仁,這傢伙讓自己出馬準沒好事。
“何事?”
“將亞聖孟子送回孔廟,降低孔廟的規制。”劉蝦仁笑著說道。
“..........”
朱元璋頓時起身:“這件事不可能,不能商量。”
“陛下,我曾說過,這天下從來都不是一家一姓的天下,而是天下人的天下。”
劉蝦仁語氣也變的凌冽,這個條件是必須接受的。
這個時代讀書人,根本沒有不學儒家的,從根上抵制是不可能的,所以他要把天下這些學子,統統轉變為教師。
而孟子是取信他們的唯一辦法。
“沒有別的辦法?”朱元璋冷著臉色,又問了一句。
“正是陛下只把自家人當人,所以將來才會有那麼多問題。”劉蝦仁也毫不客氣。
“民為重,社稷次之,君為輕。”
這個道理很簡單,簡單到所有帝王都清楚。
但為什麼沒有君主願意徹底貫徹。
老朱很傻,他就算供著孟子,卻不尊孟子之道,後世都沒那麼多批評。
但正是這傻傻的樣子,讓劉蝦仁決定扭轉這一切。
大明不缺好的文官,諸如三楊,王陽明、李東陽、於太保、張居正、海瑞,甚至在南明滅亡時,投河而死的文官也有不少。
他不希望見到後世這群人,在革新時候政策下消亡,他願意見到這群人,能繼承他的理想和意志,為中華的意志而奮爭。
“回宮!”
朱元璋陰冷著臉色,拂袖而去。
“重八!”
此時溫和的聲音傳來。
整個天下最能制住朱重八的人,從後堂緩緩走出,朱韻靈小心攙扶著。
朱元璋這才止住腳步,太子及一群皇子連忙拜通:“拜見母后!”
“拜見皇后殿下!”
劉蝦仁深深一拜,這個女子值得他的尊敬,不僅是作為朱韻靈的親生母親。
“蝦仁,當真一表人才,靈兒就託付給你了。”
馬皇后將朱韻靈的手,交到劉蝦仁的手裡,邁著步伐,上前拉住朱元璋就回到了後堂。
後堂裡的徐達的妻女,此時也趕忙走了出來。
“別讓兒女們看了笑話。”
馬皇后頗有些恨鐵不成鋼。
“妹子,咱真不是耍威風,可是那小子當初抑制儒學,改革科舉的是他,到時候得到名聲的是他,現在把亞聖抬回孔廟,倒讓咱親自去辦,這世上哪兒有這樣的道理?”
後堂依稀傳來,朱元璋委屈的辯駁聲,在場幾人皆忍俊不禁。
朱標輕咳了兩聲,眾人這才連忙掩去臉上的笑意。
但朱標自己也樂得不行。
其實當初朱元璋力排眾議,將亞聖孟子搬出孔廟,當時的影響力,可不下於,這些日子鬧出的動靜。
但是之後逐漸消弭,是因為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