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啟山點點頭,進屋去了。
秋荷幹活利落,不一會兒就把酸菜餡剁好了,於千巖負責調餡,小寒和她婆婆兩人負責做菜。
秋天曬的豆角幹用水泡開,燉上土豆和大骨頭。
“我爸買這個大骨頭肉多。”小寒說。
“你也買了?”小寒婆婆問。
“嗯。兩大根,三毛。”
“那也還算中,你爸這兩根9毛6。帶一小嘎肉。”小寒婆婆說:“老田家人性不錯。”
小寒點頭。
“小於,你把桌子放炕上,咱準備包餃子。”小寒婆婆說。
“哎。”於千巖答應一聲,把餡端進屋裡,再把地上的炕桌放到炕上。
小旦和毛毛在炕梢玩的還挺好。
於千巖負責擀皮,小寒和秋荷包餃子。
他手勁大,餃子皮擀的圓又薄。
“小於這餃子皮擀的可真好,以前擱家裡經常幹活吧。”羅啟山問。
“叔,我也是來這邊才學會的。我們那邊吃餛飩,不吃餃子。”於千巖笑著說。
“不吃餃子?”屋裡人除了小寒,都驚了,難以置信地問:”那過年吃啥?過年也吃餛飩?”
“餛飩會包一些,主要是做些本地菜。”於千巖說。
“哎喲,那過年讓你吃餃子,你是不是吃不習慣啊。”
“我來三年了,北方的知青多,倒是習慣了。”於千巖說。
羅啟山點了點頭,想著過會囑咐小寒一聲,看過年的時候給小於整兩個家鄉菜。
餃子包完上鍋蒸上,建軍兩口子趕著驢車回來了。
這驢車是和大隊借的。
“媽呀,你整的啥好飯啊,可真香啊。”李秀麗在院子裡大聲問。
,!
“好飯,小於回來了,咱一塊過小年。”小寒婆婆掀著簾大聲回答,又招呼建軍:”老二,你上街上把孩子們招呼回來,瘋跑半天了,氣都上房了,還不回來。”
“於老師回來了。”建軍也高興起來,他把驢卸下來拴好,給驢加上點草料就上街找孩子們去了。
李秀麗把沒賣完的掃帚,笤帚卸下來放到下屋裡去。
下屋收拾的立整的,裡面靠牆架了幾塊木板,上面擺著紮好的東西。冬天撣子賣的慢,她們就專心扎笤帚。還編了許多筐,但是筐賣不上價,大多家裡自己用了。
“於老師回來了。哎喲秋荷,嘖嘖嘖,人家女大十八變,你這走了幾天咋就十八變了,這都不像你了。”李秀麗看著秋荷吃了一驚。
大家都笑著看李秀麗。
“二嫂,我哪裡不一樣了?”秋荷笑著問。
“就這神態就不一樣了,你以前就不會用這個樣和我說話。”
“哪個樣?”小寒婆婆問她。
“我說不上來,就,就好像,那個話咋說來著,對,脫胎換骨了。”李秀麗一拍巴掌。
秋荷從看完醫生後就開始按照醫生教的方法鍛鍊自己的唇舌。她本就有看人家嘴唇,琢磨人家說什麼話的習慣,這會兒結合著復健的方法,事半功倍。
她試音的時候,才知道能清晰地聽見人說話是什麼樣的感覺,而以後,她的助聽器做好後,她就可以像個正常人一樣聽別人說話,而不是用看的了。
那些故意在她面前小聲說話的人再也難為不到她了。
當一個人可以掌控自己的人生的時候,可不就是脫胎換骨了麼。
“就你會說。趕緊洗手,準備吃飯了。”
小寒婆婆聽得喜上眉梢,但還是習慣性地自謙一下。
“哎。”秀麗答應一聲,出去洗了手,回來把小旦抱在懷裡,坐在了炕上。
在集上待了大半天,這會兒是又冷又餓。
小寒婆婆也心疼她,讓她坐到炕頭上。
桌子直接擺了兩張,炕頭一張,炕梢一張。
於千巖用擀麵杖搗蒜醬,小寒給李秀麗倒了碗熱水。
李秀麗接過去捧在手裡:”大嫂就是會心疼人。”
小寒笑:”你俏皮話可真多。”
炕頭這桌上擺著一碟炸花生米,白菜芯拌海帶絲,木耳炒雞蛋,炒幹豆腐。一盆幹豆角燉骨頭。
炕梢那桌只沒有炸花生米。
孩子們從外面跑了進來。
“小果,帶著弟弟妹妹們洗手。”小寒說。
小果答應一聲,拿著盆倒了熱水,再兌涼水,擺在地上,幾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