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個人建議,引入具體的例項,就比如我們國家是怎麼一步步對電子戰方面,開闊視野,以一路發展的歷程為代入的去寫。”
“可以大談特談,從時代進步的視角入手。”
“明白了。”
陳鈞認真聽完楊傳州的建議,當即就清楚他想表達的意思了。
其實理解起來並不難,就是這個過程發展起來,細究的話有些心酸罷了。
國內對於電子戰真正的認識,那還得追溯到上世紀九十年代。
在海灣戰爭爆發之前,國內對於電子戰的認知,更多隻是侷限在干擾敵方電臺,或者是雷達訊號。
把這些東西當做攻擊的一種輔助手段。
真正開始徹底改變觀念,那是從第四軍事強國被人家給揍得摸不著東西南北。
整個軍事基地因為被幹擾的緣故,空襲炸過之後,過了半個小時,才響起防空警報。
一直到這個時候。
許多人才發現,原來戰爭還有這種打法。
在此之前,很多指揮官印象當中。
真正的戰爭,還應該是摩托化步兵穿插包圍,頂多空軍作為輔助轟炸配合,地面部隊迅速佔領地面重要節點,殲滅有生力量。
讓對手喪失反抗的信心。
那時候可完全沒有想過,電子戰一旦開戰,就能將對方指揮系統和雷達預警直接摧毀,讓地面部隊就像睜眼瞎一樣。
壓根搞不清楚敵軍在哪裡。
這種戰績擺在眼前,那能不飄嗎。
也正是因為這次電子戰的介入,才讓許多軍事專家醒悟,開始悶聲幹大事。
也是那次學習的緣故,對戰機方面的發展,能在日後強者如林的世界裡,還能手持方天青龍戟威震八方,埋下了一定的基礎。
第三次電子戰全面認知升級,跟這次學習組裝飛機其實扯不開關係。
當時敵人想要因為這事開戰,但是被其他事給攔住了,也就是在這段時間,關於電子戰c4isr系統開始問世。
通俗點理解就是,指揮控制,通訊,計算機,情報,檢察,偵查,等等方面在電子戰領域的作用。
而這套系統出現,也只是四年前,也就是2011年的時候。
所以電子戰的歷程發展並沒有多久,普及也不廣。
這次兵棋推演大賽,絕對算是一次新時代的開端了。
陳鈞搞明白楊傳州想要表達的意思,以及建議後。
他也忍不住有些感慨。
這還真是朝中有人好辦事啊,要不是老楊提醒。
這次的報告,他還真沒打算從這麼詳盡的地方入手。
現在知道了,那自然就沒啥可說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