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會把那些傢伙都抓回來的。”
“別,不用那樣。抓回來幹嘛,當奴隸使喚嗎?”
“要是有當奴隸使喚的活兒,您也儘管吩咐。我會把他們抓回來的。”
“呃……”
“當奴隸使喚”在醫院裡是個暗語,意思是“去把溜走的住院醫師找回來”。通常這是醫務科長的職責,但每個人的做法都不一樣。有的人會直接把人抓回來,有的人則會去找人並勸說他們回來。秀一兩種做法都不喜歡,所以安達這話讓他挺高興。
“那挺好的。總之,你幫我好好管管那些人。我要是有什麼話,你就幫我傳達給大家。”
“明白了,醫生。謝謝您的信任。”
“嗯,好。”
秀一和總是把“謝謝”掛在嘴邊的安達一起走進了門診診療室。
畢竟這裡是血液腫瘤科的診療室,很多患者都戴著毛線帽。儘管抗癌藥物治療方案在不斷最佳化,各種靶向抗癌新藥也層出不窮,但脫髮這種副作用似乎還是難以完全避免。
[不過,嘔吐的患者確實減少了很多。]
雖然媒體還是會把抗癌治療和嘔吐當作一種固定印象來報道,但實際上在臨床一線,這方面已經有了很大改善。當然,具體情況還是會因癌症種類和治療方案的不同而有所差異。
“今天門診的前5位患者都是安寧病房轉過來的,我們一定要格外親切耐心地對待他們。”
秀一一邊環顧著患者,一邊輕輕拍了拍安達的肩膀。聽說過安寧療護的安達神情堅定地點了點頭。
“好的。”
因為他知道趙太正教授對安寧療護工作非常重視。癌症有可治癒和不可治癒的階段。如果是可治癒階段,醫生和患者都要全力以赴進行治療;但如果是不可治癒階段,醫生和患者就需要重新確定治療的優先順序。趙太正教授通常會選擇減輕患者痛苦和不適的治療方向,他認為要幫助患者有尊嚴、有人情味地度過生命的最後時光。
“好了,那我們進去看看病歷吧。”
“好的。”
秀一和那些面熟的患者眼神示意打了招呼後,走進了診療室。然後他再次開啟了今天要接診的門診患者病歷。
“昨天都看過了,今天只看影像結果還沒出來的患者。”
“啊,好的。”
“我做了標記。嗯,就是這位患者。咦?為什麼會診還沒看呢?”
“是活檢嗎?啊,好像是說做不了。”
“這有點奇怪。現在還有時間,你去問一下情況再回來吧?”
“好的,我這就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