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們紛紛到巡撫衙門申訴,前後一共有二十七起案件,被盜的財物價值都在萬金以上。張巡撫和林公商量解決辦法。林公說:“龍溪是漳州府的治所,富商很多,所以盜賊才會起了覬覦之心。既然已經限期追捕,案子卻還沒有破,那就只能選派有名的捕快,不動聲色地秘密前往該縣查訪緝拿。閩清有個捕役叫童順,他曾經破獲過很多大案,才識過人,我想他應該能勝任這個任務。”張巡撫便讓林公寫信給閩清知縣謝選門,傳令童順到省裡聽候差遣。
童順年紀已經五十多歲了,本來已經不再當差。謝選門收到林公的親筆信後,把童順叫到簽押房,說明了情況,童順只好答應。他帶著兩個副手,一起到省裡,到轅門報到,見過了巡撫。張巡撫說明了龍溪的劫案情況,發下捕盜文書,命令他秘密前往捉拿盜賊。林公又叮囑了童順幾句。童順退下後,便和副手扮成小販,趕往龍溪城內,找了一家客店住下。他們白天睡覺,晚上就分頭出去查訪。兩個副手專門在大戶人家附近巡邏看守,一連幾天都毫無收穫。
,!
童順預料這起案子肯定不是普通盜賊所為,說不定還和官府的人有關,所以他特別留意幾座衙門,每天晚上都在府署、縣署以及武衙門附近來回秘密巡查。
有一天夜裡三更時分,童順正走到府署後面,突然看見一個人迎面走來。他急忙閃身躲到牆角,暗中觀察。只見那人穿著藍綢袍,面貌看不清楚,但走路的樣子很是灑脫。童順當時不敢貿然動手,就悄悄地遠遠跟著。只見那人走到一座大宅後面停了下來,那裡有一口井。那人解下藍綢袍,用帶子紮好,垂到井裡,裡面露出一身黑色的夜行衣。他走到高牆下,施展了一個旱地拔蔥的功夫,縱身一躍,就像燕子一樣輕盈地躍上了牆頭,接著又向下一跳,便沒了蹤影。童順自知年老體衰,不敢上牆追捕,便潛伏在牆下守候。他一邊思考捉拿飛賊的方法,正沉思著,忽然眼前一閃,那人已經從牆上跳了下來,背上揹著一個小包。那人走到井邊,取出藍綢袍,快步離去。童順緊緊跟在後面。一直追到府衙附近,那人突然抄近路來到後門圍牆邊,蹲下身子,似乎又想跳進府裡。童順看到這裡,心裡已經有了八分把握。他心想,府衙是重地,要是讓他跳進去了,就更難追捕了。於是,趁著那人向上躍起的時候,童順把手一揚,一塊飛蝗石正中那人的腦袋。再看時,那人已經躍進府衙圍牆裡去了。
童順對這件事早有打算,他回到客店,把用飛石打傷盜賊的情況告訴了兩個副手,又一起商議捉拿盜賊的辦法。兩個副手主張白天到府前秘密查訪,如果看到有傷頭的人出來,就立刻動手捉拿。童順說:“這個計策不太妥當。要是那個盜賊因為傷了頭躲著不出來,那我們豈不是白辛苦了?還是去拜見縣太爺,把事情的經過告訴他,請他做主,肯定能把事情查個水落石出。”商議好後,童順還擔心大盜潛逃,就派副手到府前的茶坊裡監視,自己則徑直前往龍溪縣衙門,求見知縣蘇希東,說明了來意。
蘇希東因為許多盜案沒有偵破,已經受到了革職留任的處分。現在聽說案情有了眉目,不禁喜出望外,立刻和童順一起前往府衙求見。門役進去稟報,不一會兒出來回覆說,知府大人有病,不能接見。蘇希東聽了,覺得很可疑,就對門役說:“今天確實有要緊的公事,必須面見知府大人,還請你再去通報一聲。而且本縣精通醫術,還可以為你們老爺治病呢!”門役不敢怠慢,又進去稟報。李太守便說在內花廳接見。門役出來,帶著蘇希東到了內花廳。蘇希東行了禮,便隨意回稟了兩件公事。他一邊不動聲色地觀察太守,只見太守帽子裡面纏著白布,一角露在外面,面部微微浮腫,不像是生病的樣子,心裡就知道他是額頭受了石傷。蘇希東心裡已經猜到了八九分,但因為自己是下屬,不敢貿然行事。他又替李太守診了脈,隨意開了一張藥方,只說是略受了點風寒,沒什麼大礙,過幾天就會痊癒,然後便告辭離開了。
蘇希東回到縣衙,就傳見童順,把情況告訴了他。大家一起商議,定下了一條計策,準備捉拿這個積案如山的大盜。
想知道他們如何下手,這個大盜究竟是誰,且待下回分解。
:()古代神探斷案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