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句話說,他已經失去了對這支軍隊的掌控權了!
戰爭的失敗,首都的丟失以及軍隊的背叛,三重打擊之下,拿破崙三世一下子衰老了一大截。
加上之前提心吊膽的撤退,使得他積勞成疾,一下子就病倒了。
拿破崙三世畢竟已經是接近六十歲高齡的老年人了,這種年齡,他的身體條件肯定比不上年輕人。
而他之前強撐著身體跟著軍隊上前線去作戰,已經是在勉強自己了。
而此時,在心力交瘁的打擊之下,這口氣再也撐不住了,於是他一病不起,甚至有可能會病死在色當了!
在這種情況下,軍方也擔心他真的病死了,於是在他病重的時候,軍方的幾名將領找上門來,希望他能向普軍投降,讓這支軍隊避免全軍覆滅的命運。
畢竟,真的打起來的話,他們也只有死路一條!
正當拿破崙三世在軍方的逼迫之下,猶豫著是否代表法軍向普軍投降的時候。
普法戰爭局勢的突然變化,讓海峽對岸的日不落人驚呆了。
“諸位,我們必須要馬上採取行動,否則的話就遲了!”
日不落首都,霧都城內,上議院的一場關鍵會議上,軍方的代表們火急火燎的提出了自己的觀點,他們認為現在必須要馬上出手干預普法之間的戰爭,因為如果他們的動作再慢一點的話,很可能就會錯失這一機會。
到時候就算是想幹預,恐怕也遲了!。
“法軍是怎麼搞的,怎麼這麼不經打?十幾天前他們不是還在戰場上高歌猛進嗎?
怎麼一眨眼的功夫,就被普魯士人打的滿地找牙了?”
英法是世仇的關係,所以對於高盧人的窘境,日不落內部有不少人都抱著看熱鬧的心態在看待的!
在他們看來,高盧這完全是自己活該。
既然打不過普魯士,那為什麼要跑去招惹別人?
主動宣戰的可不是普魯士,而是高盧啊!
雖然日不落人之前已經制定了政策,在這場戰爭中誰輸了就幫誰。
但是當高盧人真的快要輸的時候,他們的反應速度卻顯得十分遲鈍。
明明在卡爾親王的部隊從阿登森林出來的那一刻,他們就應該可以確定,這場戰爭高盧輸定了。
如果他們要進行干涉的話,那麼此時出手無疑是最合適的,結果日不落人卻好像是什麼事情都沒發生過一樣。
愣是在一旁看戲,沒有出手。
眼下高盧人的首都都被佔領了,高盧皇帝和他麾下的軍隊都已經被包圍了。
這個時候再去出手干預的話,未免也太遲了!
畢竟,此時想要讓高盧反敗為勝,除非他們自己親自下場,並且派遣數十萬大軍進入戰場去阻止普軍的推進,否則的話他們根本無法從普軍的鐵蹄之下救下高盧。
而為了高盧付出這麼大的代價,對於日不落而言是否值得,這個問題恐怕還要引起一番熱烈的討論才行!
至少,在不少日不落人的心中,他們對高盧是沒有半點好感的,所以他們是不會願意花費納稅人的錢去幫助高盧作戰的!
不過,軍方的態度他們還是要考慮一下的。
畢竟如果真的放任不管的話,這件事情對他們也沒什麼好處。
於是,亨利首相點頭問道:“不知道軍方希望如何幹預這場戰爭?”
如果軍方能拿出一種切實有效,而且花費的成本不算很高的辦法出來的話,亨利首相倒也不介意出手。
不過,如果軍方拿出來的方案是用日不落人的鮮血和生命去扞衛高盧的國家利益的話,那他肯定是不會當這個冤大頭的。
明眼人都看得出來,普魯士無力吞併整個高盧。
他們打敗了高盧之後,了不起從高盧的手中獲得一些戰爭賠償,割讓一些土地走。
而如果讓高盧打敗了普魯士的話,那高盧一定會將德意芷的大片土地都吞併掉,比如說萊茵河地區的那些平原!
所以,這場戰爭的勝利對於雙方而言,意義是不一樣的。
既然如此,那麼日不落這邊針對這場戰爭的干預政策肯定也要做出調整。
他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允許普魯士擊敗高盧,並且佔領高盧的部分土地。
這樣既可以削弱高盧,也能加深兩國之間的矛盾和仇恨,讓日不落帝國能更加輕易的站在圈外,煽風點火,挑起兩國之間的衝突甚至是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