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也不是吃素的,不管高盧人到底有沒有陷阱,這麼大一個鐵塔城擺在自己的面前,他都不可能放過。
在消滅了麥克馬洪的第二軍團之後,普軍拿下鐵塔城的時機已經成熟了,此時拿下這裡,前線的法軍勢必軍心動盪,士氣狂降。
到時候無論是逼迫對方投降,還是配合正面戰場上的己方軍隊將對方逐一殲滅,他們都能掌握主動權!
高盧人是真的投降,並沒有要製造陷阱,算計普軍的打算。
所以當普軍士兵進入鐵塔城的時候,他們都表現的非常配合,不說夾道歡迎,至少十分克制,對普軍入城後的各種要求——滿足,並未表現出任何的抗拒和敵意。
甚至,因為普軍只派遣了一個軍的部隊入城,這讓高盧人心中鬆了一口氣,覺得普軍沒有全部湧入鐵塔城來,是對他們的示好。
畢竟,要是三十多萬普軍全部湧入鐵塔城的話,那對於鐵塔城而言絕對是一場災難!。
所以他們自然十分歡迎普軍只派遣一個軍的部隊進來,因為兵力越少,對鐵塔城內居民和他們的生命財產所造成的威脅也就越小。
卡爾親王壓根都不知道鐵塔城內高盧人的心思,他見到自己派遣的這一個軍的部隊進去之後也沒發生什麼事情,於是乾脆就讓這支部隊駐紮在鐵塔城算了。
而他自己,則親自率領著第二軍團的主力,去攻佔鐵塔城周圍的其他城市。
因為法軍的主力絕大部分都在前線,剩下的軍隊之前也都被調往鐵塔城防守了。
所以高盧人首都附近的其他城市的防禦異常空虛,普軍只用了短短几天的時間,就兵不血刃的佔領了大部分的城市。
不過此時,從前線撤退回來的法皇拿破崙三世和他的軍隊,已經撤到了他們之前的出發地—色當地區了!
原本按照眾人的推測,在高盧的首都淪陷之後,高盧人應該會放棄抵抗,選擇投降才對。
畢竟首都都丟了,這場仗還有什麼可打的?
他們想要從普軍的手中搶回首都,難度極大,甚至幾乎是不可能的!
畢竟,他們要面對的可不僅僅只是正面戰場上的普軍第二軍團,還有跟在他們的屁股後面窮追不捨的普軍第一軍團。
他們越是接近鐵塔城,就越容易遭到普軍兩路大軍的合圍。
就好比現在一樣!
在勝券在握,且鐵塔城已經牢牢的控制在自己的手中之後。
威廉一世決定給高盧人留下一個他們永世都不會忘記的慘痛教訓,讓他們為過去數百年間對德意芷犯下的罪行付出代價!
於是,威廉一世親自給卡爾親王下令,讓他帶領自己的主力部隊協助正面戰場上的普軍,在色當地區包圍並且聚殲法皇拿破崙三世麾下的這支軍隊。
只要吃掉這支軍隊,法軍的百萬大軍將損失一大半,只剩下東南方向的巴贊麾下的第三軍團一支孤軍了!
而且,擊敗法皇的部隊,戰場上擊斃對方或者是俘虜對方,對於高盧人而言,都是最好的羞辱!
對此,威廉一世力排眾議,甚至不顧自己的宰相俾斯麥的反對,執意要在色當地區俘虜甚至是擊敗高盧的皇帝!
卡爾親王對政治不是太在意,他也不知道俾斯麥阻止威廉一世這麼做的原因。
不過,對於他而言,他身為一名軍人,自然要以服從命令為天職,畢竟這是普魯士軍人世代接受的教導。
從腓特烈大帝時期開始,普魯士軍隊就崇尚絕對的服從!
國王陛下的命令,他自然不可能拒絕,更別說現在的國王陛下已經野心膨脹,準備在高盧的皇宮內加冕稱帝,成為德意芷的首任皇帝!
這種情況下,用一場大勝來為皇帝的登基加冕進行慶祝,似乎是一件很理所當然的事情!
於是,卡爾親王欣然領命,於9月12日帶領著軍隊抵達了色當地區,跟普軍的主力匯合,包圍了這裡的法軍!
被包圍在色當地區的拿破崙三世,此時終於認清楚了現實。
之前的倉促撤退,使得法軍在普軍的追擊之下損失慘重。
而此時跟著他一起撤退到色當地區的法軍總兵力不過才20萬出頭,而他的對面,普軍的總兵力超過了60萬人,雙方的兵力對比極為懸殊,懸殊到就算是一個純粹的軍事外行,也能輕易的判斷出,法軍沒有半點勝算!
而且法軍面臨的困境,絕對不僅僅只是兵力過少的問題。
在鐵塔城失守之後,軍中計程車氣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