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維鈞此行的目的就是將水攪渾,順便挑撥一下歐洲各國的矛盾,讓他們互相爭鬥,最好能打上一架。
所以瞭解了板鴨人的心理之後,顧維鈞欣然接受了對方的邀請,結束了對葡萄國的訪問之後,立刻前往了板鴨,對板鴨進行了友好訪問。
或許是因為存在攀比心理,也或許是真的有求於天朝。
板鴨這邊為顧維鈞一行人舉行了非常隆重的歡迎儀式,板鴨國王伊莎貝爾二世女王跟丈夫弗朗西斯科一世一同出席,親自歡迎了顧維鈞等人的到來,並且還召集了上流社會的許多貴族,為天朝的外交使團舉行了歡迎晚宴。
晚宴結束之後,女王親自跟顧維鈞舉行了長達兩個小時的秘密會談。
會談結束之後,雙方都面帶笑容,看起來似乎談的很開心,只是他們到底談了什麼,外人就不得而知了。
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板鴨北邊的高盧人變得疑神疑鬼了起來。
考慮到六十年前兩國之間曾經打過一場曠日持久,傷亡人數超過百萬的慘烈戰爭,而且還是高盧人主動入侵板鴨造成的戰爭,所以板鴨人心中對高盧是充滿怨恨的。
而天朝跟高盧的關係一直都不好,高盧到現在也沒有跟天朝建立正式的外交關係。
這種情況下,兩個對自己充滿敵意的國家勾結在了一起,高盧人自然感到十分緊張。
高盧人心中驚懼不已,他們的鄰居普魯士和義大利人就高興了!
這兩個國家跟高盧都有深仇大恨,普魯士被高盧壓制了數百年,義大利的首都到現在還在高盧人的鐵蹄之下,他們不恨高盧就有鬼了。
於是,本來對天朝在北非擴張很有敵意的意呆利,考慮到跟天朝搞好關係能噁心高盧人,於是也抱著試試看的心態邀請了顧維鈞去意呆利訪問。
一來可以進一步的加深高盧人心中的疑慮,二來也可以藉著這個機會跟天朝那邊展開談判。
協商解決關於北非地區的問題,畢竟,對於這裡,義大利人可謂是賊心不死!
雖然不喜歡意呆利這個國家,但是對於意呆利的主動邀請,顧維鈞還是答應了下來。
天朝跟意呆利改善關係的話,有好幾個好處。
一來可以為張之洞的北非殖民地減輕軍事上的壓力,讓他們在短期內不用擔心遭到意呆利人進攻,可以安心的發展經濟。
一旦他們在北非站穩腳跟,並且成功的修建好了蘇伊士運河的話,那就再也不用擔心遭到歐洲列強的進攻了。
二來,跟意呆利人改善關係可以加深高盧人的顧慮,讓高盧人不得不投入更多的精力去防備意呆利人。
再加上南邊的板鴨,高盧人要分心他顧的地方就大大增加了。
這樣一來的話,高盧人的力量勢必會被分散,無法集中全部精力去對付普魯士。。
這種局面會讓普魯士人挑起戰爭的可能性大大增加,而一旦戰爭爆發的話,天朝再從中煽風點火,讓戰爭的範圍和烈度擴大,就能徹底的攪亂歐洲的局勢,讓歐洲各國都被捲入戰爭中去。
眼下北美已經陷入了曠日持久的內戰中了,一旦歐洲也被拖入了戰爭中去的話,這兩個地方的發展將徹底停~滯。
遠在東方,不會受到戰火波及的天朝,就能跟原本歷史上的鷹醬一樣,坐享這一波戰爭的紅利。
到時候,他們不僅可以在一旁安安穩穩的發育,追趕上歐洲各國的工業水平。
還可以向雙方出售武器,從雙方的戰爭中發一大筆戰爭財,並且讓雙方繼續打下去,直到將整個歐洲的鮮血都流盡為止。
一旦戰爭的局勢失控的話,就連日不落這個攪屎棍恐怕都要被拖下水,這樣一來,天朝就能更加輕易的擴大自己的勢力範圍,將日不落的影響力從遠東和南亞地區驅逐出去了!
意呆利方面本來只是抱著試試看的心態,結果沒想到天朝居然這麼好說話。
不僅同意了跟他們進一步的加深關係,促進經貿往來,甚至暗示可以跟意呆利人一起聯手,瓜分高盧在北非的殖民地。
這個提議讓意呆利人心花怒放,激動不已。
高盧人進入北非的時間比較早,他們佔據了北非西部地區的大量殖民地,這些殖民地可比意呆利人看中的利比國要有價值的多。
畢竟,利比國面積雖大,可是除了海邊極少部分土地之外,其他地區99%全部都是沙漠,可以說根本沒什麼價值。
所以,如果能瓜分高盧在北非的殖民地的話,那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