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天災持續的時間較長,那麼所有避難所都會出現缺糧的問題。
出現這種問題官府肯定不會不管,但是因為外界氣溫的問題,運輸方面肯定會比較麻煩。
彭城我知道的儲糧庫有兩個,一個在東區的機場路,那地方比較偏僻。
另一個則是在南區京都路附近,這個糧庫位置靠近地鐵二號線上的一個站臺,所以萬一出現缺糧的問題,地鐵線路互通糧食運送也比較方便。
除此之外,我還知道兩個戰備物資的儲備點,人民廣場和彭城廣場地下都存有戰備物資。”
“你怎麼知道這些事情的?”這種事情按道理來說應該比較隱秘,普通人一般情況下應該接觸不到這個訊息。
而這個訊息其實並不是前世天災出現後才知道的,而是董天宇在某天晚上無意中發現的。
人民廣場和彭城廣場都在比較繁華的地帶,按理說像戰備物資這種東西,不應該儲藏在這種繁華的地方。
但是戰備物資的作用是:萬一出現了戰爭,儲備的物資能及時的發到需要人的手裡,所以儲藏的地方不能過於偏僻。
人民廣場和彭城廣場基本上五到十年會全封閉維修一次,明面上是維護改造廣場,實際上則是更換儲藏在地下的戰備物資。
畢竟雖然這些戰備物資保質期比較長,但是在保質期結束前,也是需要進行更換。
其實這個事保密級別也不高,用心打聽下,普通人也能找到蛛絲馬跡,每個城市中都有好幾個類似的戰備物資存放點。
一般都是在各種廣場之下,尤其是那種在繁華地段存在了好多年的廣場,而且不管翻修了幾次,廣場上面不建任何建築。
雖然周邊停車十分困難,但是就是不在廣場下面修建地下停車場,或者說即便有地下停車場也是ren防區域,而且只開放一層。
“爸,這事我不能說,你們權當不知道,那地方雖然不是什麼至高機密,但是一般的普通人也接觸不到。”
聽到董天宇這麼說,董父雖然有些好奇,但是還是沒有在多說些什麼。
知子莫若父,董父猶豫了一會,最終還是直接詢問道:“你介紹了那麼多,是不是到時候想讓我和你媽去官府避難所去住。”
這句話就像是老家的老人老了,而兒女比較忙無法過去照顧,所以問兒女是不是想把他們送到養老院去住一樣。
其實有這種想法的兒女並不是冷漠,而是真的無能為力。
不送養老院,親自在家照顧老人,那麼勢必要換一個比較輕鬆的工作,而相應的工資就會降低不少。
如果能找一個好點的養老院,那麼兒女能更好的投入工作,賺到更多錢,維持或提升現有的生活質量。
而老人們在養老院中,也能接受更多的照顧,碰到很多同齡人,日子過得也比較快樂。
兒女有時間經常去養老院看看,陪著聊聊天其實也挺好。
其實說白了,即便是不送養老院,就像是董天宇表弟那樣,去大城市以後,一年能回家幾趟,等董天宇舅舅和舅媽老了以後,去不去養老院有什麼區別。
董父說完後,一家三口沉默了很久,最終董天宇下定決心直接開口:“前期我還是覺得你們去官府避難所比較好,雖然我那邊暫時條件比較好。
但是不知道到底能堅持多久,官府避難所那邊居住環境可能是比我那個私人避難所要差一點,但是安全性很高。
而且如果咱們一大家子都住在同一避難所中,安全性應該更高。
我想先試試,如果我那個避難所能長期堅持下去的話,我再將您二老接過去,如果堅持不下去,我到官府避難所中,也能有個容身之處。”
聽到董天宇這麼說,董父清楚了兒子的想法,心底也比較贊同兒子的想法,並沒有因為兒子不把他們接到他建立的避難所中居住而埋怨他。
畢竟他也知道,自從兒子工作後,三口人住在一起也經常吵吵鬧鬧,而兒子搬出去自己租房子住後,三人的感情反而變得更好。
再加上董父平時也不是個喜歡縮在家裡的人,所以更不願意去董天宇那邊過避世般的生活。
董母聽到兒子建議他們去官方避難所後,董母聯想到老了以後會被兒子送到養老院生活,臉上頓時變得有些難看。
董父看著董母表情驟變,拍了拍董母的肩膀:“行了,兒子年齡大了,也有自己的考慮,別的不說,不管他建立的避難所空間大不大。
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