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後續佈局(1 / 2)

李銘獨自立在江岸邊,目送著最後一批運糧船緩緩駛離碼頭。江面上波光粼粼,不時有殘破的戰船碎片隨波飄過,提醒著人們幾天前這裡發生過怎樣慘烈的大戰。

赤壁之戰後的第七天,各方勢力都在積極調整部署。表面上看,聯軍大獲全勝,曹操大軍損失慘重,但李銘心裡清楚,這場戰爭的影響遠不止於此。

"主公,周瑜派人來了。"程虎快步走到李銘身邊,壓低聲音說道。

李銘微微點頭:"讓他們在中軍帳等著。"

走向中軍帳的路上,李銘心中盤算著接下來的局勢。赤壁一戰,曹操雖敗,但主力尚存。江東孫權與荊州劉備的聯盟,在共同的威脅減弱後必然會出現裂痕。如何在這其中取得最大的利益,正是當前最重要的事情。

中軍帳內,周瑜的使者黃蓋正襟危坐。看到李銘進來,立即起身行禮:"李軍師。"

"黃將軍免禮。"李銘微笑著示意他就座,"不知周都督有何要事?"

黃蓋遞上一封信函:"都督想請軍師過江東一敘。"

李銘接過信函,緩緩拆開。信中周瑜措辭懇切,說有要事相商。但李銘太瞭解周瑜的性格,這位江東都督向來心思縝密,必定另有所圖。

"請轉告都督,三日後我必當親自登門拜訪。"李銘將信函收好,鄭重其事地說道。

送走黃蓋後,程虎有些擔憂:"主公,周瑜此人城府極深,此去江東會不會有詐?"

李銘神色從容:"正因為他城府極深,所以這個時候反而不會對我不利。"

看著程虎疑惑的眼神,李銘解釋道:"赤壁之戰後,孫劉聯盟表面上還很牢固,但實際上已經出現了裂痕。周瑜此人足智多謀,他比誰都清楚,一旦曹操的威脅減弱,荊州的歸屬必然會成為孫劉兩家爭端的焦點。"

"那周瑜找主公"程虎若有所思。

"不錯,"李銘點頭,"他是想拉攏我們,在即將到來的荊州之爭中為江東加碼。但他不知道的是,這正合我意。"

入夜,李銘在案前鋪開一張詳細的地圖。荊州位於長江中游,南北交通要道,軍事地位舉足輕重。無論是曹操、孫權還是劉備,都不會放棄這塊戰略要地。

而現在,荊州由劉表之子劉琮暫掌。但李銘透過多年經營的情報網得知,劉琮並無心治政,軍中主將多有異心。這正是一個可以利用的突破口。

李銘提筆寫下一封密信,交給影衛統領:"火速送往江陵。"

次日清晨,李銘召集心腹謀士商議對策。

"諸位,眼下局勢看似平穩,實則暗流湧動。我們要在這局勢中為自己謀得最大的利益。"李銘環視眾人,"先說說各自的看法。"

謀士許攸首先開口:"依我之見,當前最重要的是分化孫劉聯盟。只要他們不能同心,我們就有周旋的空間。"

"不錯。"李銘讚許地點頭,"那麼具體該如何做?"

智囊郭嘉接話道:"可以暗中挑撥。讓江東一系認為劉備有吞併荊州之心,又讓劉備集團覺得孫權不懷好意。兩邊互生猜忌,我們便可從中取利。"

李銘看向其他人:"諸位以為如何?"

軍師賈詡沉聲道:"此計可行,但還需佈置更多後手。荊州內部也要做些文章,讓劉琮及其部下對外來勢力都心存戒備。"

李銘滿意地點頭:"說得對。荊州內部的離心離德,正是我們最大的機會。"

商議完畢,李銘立即著手部署。他派出多路精銳細作,分別潛入荊州、江東和新野等地,暗中收集情報,製造矛盾。同時,他也開始調動軍隊,為可能出現的變局做準備。

三日後,李銘如約來到江東,與周瑜會面。

周瑜府邸內,觥籌交錯,賓主推杯換盞,看似其樂融融。

"李軍師此番相助,使我軍大獲全勝,實在感激不盡。"周瑜舉杯相敬。

李銘謙遜道:"都督過獎了。此戰能勝,主要是都督用兵如神,我不過是獻了些淺見而已。"

酒過三巡,周瑜終於說出了此次宴請的真正目的:"李軍師,我聽聞荊州局勢不穩,劉琮立場搖擺。不知軍師以為如何?"

李銘心中冷笑,面上卻故作思索狀:"荊州確實是個問題。劉琮才能平平,若無外援,恐怕難保基業。"

周瑜眼中精光一閃:"正是。我江東與荊州唇齒相依,若能將荊州納入我方勢力範圍,對雙方都有利。"

李銘微微一笑:"都督的意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