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臣懇請率此一萬將士,拿下弘農!
劉禪一拍腦袋,倒是忘了李恢這廝的技能了,這傢伙就是專為攻堅而生的將領。
如若李恢能夠順利拿下弘農,朱文正就不必在潼關一直待著了,防守戰線也可以向前推進。
劉禪想到一個畫面,李恢負責攻,朱文正負責守。
李恢攻下的城池交給朱文正守,如此相得益彰。
這畫面不要太美……
最終,劉禪在與李恢商談一番細節後決定:
再從關中排程一萬騎兵、兩萬步卒,由王平領軍,前往南陽。
潼關之兵分出五千人前往蒲板津駐守。
李恢即刻回到關中,靜待時機,待崤函一線空虛時,東出潼關,拿下弘農。
……
另一邊,
吳國,江夏郡。
在兵馬集合完畢以後,孫權已經等不及了。
要不是因為荊州被奪,後方一些糧草軍需還未到位,他都想立刻率兵攻伐南郡,奪回荊州。
如今東吳舉國可用之兵只有十五萬人。
孫權在江夏就佈置了十二萬大軍,準備憑藉這十二萬大軍一舉奪回荊州,可以稱得上是傾國之力。
看得出來,孫權對荊州的執念挺深的。
而東都建業,孫權只放了一萬軍隊,由孫韶統領,負責保衛東都。
皖城一線,孫權也只放了一萬人馬。
各地郡縣的守備軍,差不多也有一萬人。
以上便是如今孫權的所有家當了。
……
這天,孫權擂鼓聚將,商議對策。
如今的武昌城非常熱鬧,東吳八成以上的將領都聚集在此處。
陸遜、呂岱、步騭、潘璋、徐盛、朱桓、朱然、謝旌、嚴世蕃等等都已到齊。
見眾將到齊後,孫權居於上方,緩緩開口道:
“朕不明白……”
眾將:?
孫權:“為什麼大家都在談論著項羽被困垓下,彷彿這荊州古戰場,對於我們註定鳥凶多吉少……”
東吳眾將:??
“二十年前,我江東大軍征討曹操,赤壁大勝,從而拿下荊州,江東大軍所到之處,民眾竭誠歡迎,真可謂佔盡天時……”
“那種勃勃生機,萬物竟發地境界,猶在眼前,為何短短二十年後,這裡竟至於一變而為朕的葬生之地?”
眾將:……
“無論怎麼講,此次會戰兵力是十二萬對八萬……”
“優勢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