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契丹先鋒大營(1 / 3)

小說:我來自朔方 作者:仲實

鎮子靠外的住戶,多是以耕田和放牧為生,其中漢人百姓多是耕田,其他各族百姓多是放牧。

武川鎮在前朝原本還有數萬畝的軍田,但隨著我朝兵鋒不斷向北,武川鎮被撤,只留下一座存放物資的堡寨,武川鎮周邊的這些軍田,也就慢慢任由周邊百姓去耕種了。

李俊來到武川鎮上,就是要親自走訪當地的百姓。

李俊隨機走到一戶人家的院外,衝著屋裡喊問有沒有人。聞聲出來的百姓和李俊閒談了幾句,得知是朔方軍的將領到訪,迅速把自家小孩兒灑了出去。不多時,鎮上的鄉老和周邊的鄉鄰,便扶老攜幼地都擠了過來。

時值冬日,除了個別的牧戶,無論是耕田的還是做生意的,基本上都歇下了。大夥一聽是朔方軍豐州的李少將軍來做客,紛紛帶了自家的果條和零食過來一起招待。

屋裡屋外擠了個滿滿堂堂,卻也一下子拉近了李俊和百姓們的距離。

一番閒談下來,李俊把想打聽的訊息全都落實了。

首先,武川鎮子以北和西北,確實沒出現過契丹人的蹤跡。只有住在武川鎮以東的個別耕農和牧戶人家,遇到過契丹的騎兵偷獵些百姓的雞鴨牲畜,也頗有幾家牧戶損失了數百隻羊。迄今為止,倒沒有聽說過契丹人傷了百姓的事情。不過,住在東路的百姓,都攜家帶口地搬到了鎮子裡來,短時間內是不敢回去了。

其次,契丹人只出現在武川鎮的東北方向,武川鎮以北和西北地區,目前並沒有見到大隊的人馬。

再次,這兩年武川鎮周邊降水不錯,並沒有鬧過鼠災和兔災,就連田鼠、旱獺和野兔之類的小動物都少見,應是都被狐狸和野狼給滅掉了。

李俊這回再一次認識到了好口碑的作用。據當地百姓們說,李少將軍仁義的名聲,在陰山以北被各個部落廣為流傳。所以李俊一自報家門,百姓便要問一句:可是豐州城少戎軍的李俊少將軍?

李俊幾人回堡寨的時候可謂滿載而歸,百姓們屬實沒少給李俊幾人帶些零食點心回去。幸虧李俊從堡寨出來的時候,沒少帶茶葉和銅錢,不然李俊自己天天放在嘴邊的“不拿百姓一針一線”,自己今天倒是要壞了規矩。

李俊臨行前囑咐大夥,無論是漢人還是各族的百姓,只要是生活在武川鎮上的,最近如果覺得不放心,可以把家中貴重的物品和妻兒老小送到堡寨裡。堡寨裡還能住下四五百人,擠一擠能把鎮上的百姓都收攏進去。而且,誰家有多餘的糧食和牲畜想賣了換錢的,這兩天也抓緊送到堡寨,鎮北營是絕對不會虧待老百姓的。

鎮上的百姓們,這些日子其實心裡也都不踏實。這武川地界已經數十年沒有經歷戰事了,如今不知那契丹人的軍隊究竟打的什麼主意。

如今大家親眼見著了朔方軍的李少將軍,也都知道這少將軍素有仁義之名,一聽說堡寨可以收容大夥避難,所有百姓都恨不得立馬給李俊跪下磕幾個響頭。

出了鎮子返回堡寨,李俊邊往回走邊想,若是這兩年都沒鬧過鼠災和兔災,那周邊的土地上就不會有大大小小的坑洞了,戰馬也不用擔心踩進洞裡把馬腿給扭斷了。契丹人世代生活在草原上,對草地和馬匹最為熟悉,如今雖是冬天,但降雪並不是太大。如果想和契丹人過招,只能依靠有限的騎兵,而步軍在這寬廣無垠的草原上,更合適留下來守寨。

回到堡寨時天色尚早,薛海涯和馬志超都還沒有回來。李俊把守寨的老兵隊正和鎮北營各步軍指揮找來,趁著天亮,一起走上堡寨城牆,好生研究和佈置了一番。

鎮北營的騎兵今天全都派出去了,自北向西一共分作十路人馬,待天黑了才陸續返回堡寨。

薛海涯和馬志超帶著眾騎兵夥長見李俊,武川自北向西五十里內,確定沒有大隊騎兵隊蹤跡。騎兵隊還留下兩個夥的隊伍借住在牧民家裡,待明日繼續向北和向西深入五十里探查。

騎兵隊設定在武川鎮以東的哨崗,天黑後也返回堡寨,他們當日也並沒有遭遇契丹人的騎兵。

翌日清晨,李俊讓薛海涯留寨接應,自己親自帶上馬志超和幾個親衛,向契丹人的大營摸了過去。

按著馬志超的老套路,李俊幾人在距離契丹大營尚遠的位置下馬,把馬留給管彤和趙繼業二人看管,他自己帶著馬志超、鐵軍、大個兒和張振海四人,貓著腰摸向契丹大營。

李俊幾人這回埋伏的位置,顯然比馬志超上次距離契丹大營更近。他們趴在地上,圍著大營仔細看了一遍,把契丹人存放糧草和戰馬的位置摸了個大概,又大體確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