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豐州城李少將軍的傳說,越往西南走,流傳的越廣。直到有一天,已經損失了三萬人口的部族,遇到了一個岔路口。
往東南去,那裡是朔方軍的地盤,是止住草原孩童夜啼的殺神——安思順的地盤。
往西北去,那裡是回鶻人的地盤。族人們也有所耳聞,同屬契丹的幾個小部族,比如述律人,在回鶻人那裡過得似乎並不如意。
遙輦人進退兩難。
放在面前有三個選項:第一個選項,回去,要麼和范陽軍打一仗,要麼跟著范陽軍和大唐打一仗;第二個選項,去西北,投靠回鶻人,不管日後怎麼樣,最起碼當下不用捲入到戰爭中;第三個選項,去東南,臣服於朔方軍,那裡的氣候要比故鄉還略微溫和,關鍵是,或許他們會遇到那個傳說中的豐州李少將軍。
遙輦部因此分裂了。
有的族人義無反顧地選擇返回家鄉,投入其他契丹部族,甘願在這個吃人的世道里,隨波逐流。
有的族人選擇向西行,他們要去碰一碰運氣,在那些契丹小部族裡,或許會有他們的用武之地。
大部分族人願意跟隨父親,一路南下,據說朔方離天可汗的皇城很近,天可汗的子民,日子過得很是富足。
父親派了先鋒騎兵去朔方探路。很不巧的是,當部落族人對豐州李少將軍的美好希冀達到頂峰時,先鋒騎兵回報,就是那個李少將軍,親自帶兵攻破了前鋒大營。
遙輦部的族人,驚慌失措了。
怎麼辦?要開戰了嗎?可他們千辛萬苦,歷經千難萬險,就是不想讓所有族人捲入到戰亂中呀?
更何況,一旦與唐人開戰,不但所有的男人要上戰場,所有的婦女、老人和孩童,都要拿起武器,殺個不死不休。
父親讓族人切莫驚慌,他要親自去武川探一探究竟,再與族人做決定。
經過連日來的觀察,父親斷定,這李少將軍並不是嗜殺之人。鎮北營治軍有度,李少將軍治下的兵卒,對武川周邊的各族百姓,都很友善,從不侵擾百姓。
父親想和李俊取得聯絡,但卻不知道該如何入手。用父親的話說,無論遙輦部的軍隊,以何種姿態出現在鎮北營面前,怕是都不妥當。
恰好,一場暴風雪降臨。
遙輦鳳珍靈機一動,說一路上聽聞這李少將軍最是喜愛吟詩唱歌,不如我們示個弱,藉著風雪為掩護,雙方不用直接接觸,給李少將軍送份薄禮,然後用唐人熟悉的詩詞給李將軍傳話,可好?
父親覺得這個辦法不錯。
送什麼禮物?如今的遙輦人,除了羊,還能送些什麼?
遞什麼話呢?鳳珍思來想去,那一句“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可好?
父親說甚好,甚好!既表明了我等遠道而來的身份,又表明我們是以朋友的立場自居,對李將軍沒有敵意。
大夥焦急地等待著。
沒過多久,李少將軍讓人射來一支箭,上面給遙輦人回了一句“多些美意,此羊煮湯甚美”。
父親說,這個李少將軍不簡單,一句話告訴我們,他拿我們當光明正大的正人君子,這羊肉,他煮湯吃喝了。
遙輦人聽父親這麼說,都鬆了口氣。
父親問鳳珍,那後面該如何應對?
鳳珍早有準備,直接提了一首《七步詩》,她想借著這首詩告訴李俊,契丹和唐人原本是兄弟,彼此不要刀斧相向,遙輦人不想和朔方軍相煎太急。
父親疑慮,李少將軍能看懂這詩裡的意思嗎?
鳳珍肯定地點頭,說這首詩唐人幾乎人人都會背誦,只要是稍有點文化之人,都解其中之意。
父親雖是有些不放心,但還是按照鳳珍的意思做了。沒辦法,誰讓遙輦人平時不讀書,整個部落裡,就屬鳳珍最懂唐人的典籍呢?
大夥又是一番焦急的等待。
這回,李少將軍直接發話了,讓遙輦人表明來意吧!
遙輦人對鳳珍是徹底拜服了。看來這公主的書,當真都沒有白讀。
表明來意?怎麼表明來意?
難道說,安祿山安大節度使想造反,我們不想跟著造反,來投奔安祿山的同族堂哥?
還是說,遙輦人遭了白災,現在可憐得很,求朔方軍高抬貴手,收留我們這些落難的可憐人?
鳳珍犯了難。
憑她多年苦讀,她深知唐人說話辦事的風格,凡事不能說的太透,凡事不能做的太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