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是“柔軟的”。
即使是並不憂鬱消極的人,面對坡在眾多作品中所展示出的情感脆弱性,也可能會產生一種溫柔的敬意。
,!
畢竟,這位作家在作品中展示出的人格是如此的矛盾:
他一方面毫無保留地展現自己的內心世界,那裡面幾乎全是孤獨、恐懼、黑暗、絕望、脆弱、對命運的無奈簡直找不到一個好詞!
另一方面,他又像是一位技藝最精湛的工匠,將每一個細節都處理得恰到好處,每一個細節都能為作品的整體服務
前者理應是失控的、亂作一團的,但坡卻做到了嚴謹,這種矛盾將他身上那種作家的純粹之美展現到了極致,於是立刻便顯得彌足珍貴起來
而後,若是再去了解他那頗具無奈與痛苦的人生經歷這份柔軟的敬意——變得像是和坡本身一樣矛盾了——愈發強烈!卻也愈發柔軟了
她相信,這樣子的情緒,在愛倫·坡的讀者身上,無論是普通讀者,還是那些對他推崇備至的文學家,都是絕不稀罕的。
愛倫·坡的作品本就十分容易喚起那種同理心更別說,他的作品中還有理性和邏輯,甚至總能找到科學性的一面能與愛倫·坡共情之人定能體會到這種多面的特質有多珍貴!
每每想到這程度,便立刻想要痛斥當時的美國文學界一回。
這種多領域的全才,放眼整個文學界,翻遍所有歷史階段,都找不出幾個來——他們理應像德國推崇歌德一樣推崇愛倫·坡!
那種狹隘眼光簡直可以說是遺禍至今!
為此,她早已失望又冷漠地得出一個結論:這就是沒有傳統、沒有底蘊的國度總是在做的事。
總是這樣非黑即白的永遠只會被一種流派束縛,永遠只允許一種聲音蓋過其他呼喊,永遠只能接受一種用社會規則固化的正論——無論是文學,還是其他!
是的,這就是美國。她擔心的就是美國人的反應!
畢竟,在這種事情上,所謂的宿命論或許也會應驗,被歐洲狂熱推崇的文豪,在美國卻被誤解、排擠、不受重視此刻,她幾乎要產生那種預感了!
想想論壇上那幾位美國朋友吧那些她知道姓名的大人物除了艾略特,她竟不敢想其他幾位會欣賞愛倫·坡!
值得一提的是,三次元中,艾略特後來長期生活在英國,還加入了英籍。——在此刻想起,竟有些像個不好笑的美式笑話啊
感到自己的心態十分失衡,螢幕前的少女在重新滾動螢幕前努力地勸了自己一下:“只是文學觀點的不同,人人都有發表自己見解的自由,沒有對錯之說,歷來如此。”
更何況,這個世界,不會有一位坡先生因此憤世嫉俗了
而且,或許會出現驚喜也不一定,畢竟,這個世界的“文豪們”會不侷限時代地一起出現
:()文野:文豪集郵手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