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力的關鍵人物終於漸漸被使者的說辭所說服。他們意識到繼續負隅頑抗可能帶來的嚴重後果,紛紛開始轉而勸說起守城的軍隊放下武器選擇投降。然而,並非所有的守軍都如此輕易地動搖信念,其中仍有一部分意志堅定、誓要血戰到底的將士堅決不肯屈服,決心頑強抵抗到底。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儘管如此,在城中廣大民眾期盼和平的強大壓力之下,那部分誓死抵抗的守軍逐漸顯得獨木難支。最終,經過一系列複雜而微妙的形勢演變,這座原本看似堅不可摧的城池竟然出乎意料地平平靜靜地落入了第二路軍的掌控之中。
至於那第三座城池,其堅固的防禦體系主要依賴著一支威名遠揚、訓練有素的精銳騎兵部隊。當第二路軍浩浩蕩蕩地逼近城池之時,不出所料地遭遇到了這支兇悍無比的騎兵突如其來的猛烈襲擊。不過,令人驚歎的是,第二路軍對此顯然早已有所防備。只見他們臨危不亂、有條不紊地迅速集結成了一個嚴密有序的防禦方陣。這個方陣猶如一座堅不可摧的堡壘,外層由一群身強力壯、英勇無畏計程車兵組成,他們手中緊握著鋒利無比的長槍,並巧妙地將長槍傾斜著插入地面,瞬間構築起了一道令人望而生畏的尖銳屏障。而方陣的內層,則是一群箭術精湛、百發百中的弓箭手嚴陣以待,他們時刻保持著高度警惕,只待一聲令下便會萬箭齊發,給予膽敢進犯之敵以致命一擊。
就在那千鈞一髮之際,伴隨著震耳欲聾的馬蹄聲與喊殺聲,大批騎兵如洶湧潮水般猛撲而來。然而,早有準備的長槍陣宛如一道堅不可摧的銅牆鐵壁,穩穩地矗立在前方,硬生生地將氣勢洶洶的騎兵阻擋在外。任憑那些騎兵如何奮力衝殺、左突右撞,都始終難以突破這密不透風的防線。
與此同時,藏身於方陣內部的弓箭手們紛紛張弓搭箭,剎那間,無數箭矢如同遮天蔽日的蝗蟲一般呼嘯而出,帶著凌厲的風聲直衝向敵騎。只聽得一聲聲慘叫此起彼伏,不少騎兵紛紛中箭落馬,原本威風凜凜的衝鋒之勢瞬間土崩瓦解。眼見形勢急轉直下,騎兵隊的指揮官心知再繼續強攻下去只會徒增傷亡,於是果斷下達了撤退的命令。
說時遲那時快,一直在後方嚴陣以待的第二路軍瞅準時機,猶如猛虎下山一般,吶喊著向狼狽逃竄的騎兵隊展開了猛烈的追擊。他們一路窮追不捨,緊緊咬住敵人不放,不給對方絲毫喘息之機。最終,第二路軍一直追到了城池之下。
緊接著,訓練有素計程車兵們迅速搬出各種攻城器械,有條不紊地對這座堅固的城池發起了一輪又一輪兇猛的攻擊。投石車不斷丟擲巨大的石塊,狠狠地砸向城頭;雲梯則高高豎起,勇敢無畏的戰士們順著梯子奮勇攀爬;攻城錘更是被眾人齊心協力地推動著,一下又一下撞擊著厚重的城門……一時間,戰場上硝煙瀰漫,喊殺聲響徹雲霄。
經過一番驚心動魄的激烈鏖戰,第二路軍終於憑藉著頑強的鬥志和出色的戰術,成功地攻破了城池,佔領了這至關重要的第三座城池。
且看那第三路軍,他們可是一支專門擅長山地作戰的精銳之師。其麾下計程車兵個個身強體壯,擁有過人的體能和卓越的戰鬥技巧,尤其在攀爬以及應對複雜地形方面更是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
此次他們所要攻打的第一座城池坐落在連綿起伏的群山之間,地勢險要異常。通往城池的道路不僅狹窄得僅容一人透過,而且還崎嶇不平,佈滿了大大小小的石頭和坑窪。更要命的是,道路兩旁盡是陡峭高聳的懸崖絕壁,稍有不慎便會墜入萬丈深淵粉身碎骨。
然而,面對如此艱險惡劣的地形條件,第三路軍的將士們卻沒有絲毫退縮之意。他們小心翼翼地沿著蜿蜒曲折的山脈脊樑悄然前行,時而藉助堅韌的藤蔓攀援而上,時而巧妙地鑽進岩石的縫隙中穿梭而過。一路上,儘管險象環生,但他們始終保持著高度的警惕和默契的配合,一步步向著目標城池逼近。
當他們逐漸靠近那座巍峨聳立的城池時,遠遠地便望見其堅固的城牆以及嚴密佈防的工事。經過一番仔細觀察後,眾人驚訝地發現這座城池的防禦重點竟然全部集中在了正前方的山口之處。那裡不僅設定了大量的箭塔、拒馬等障礙物,還有密密麻麻的守城士兵嚴陣以待。然而,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城池兩側陡峭的懸崖之上,防守力量顯得相對薄弱。
見此情形,指揮官果斷下令將士兵們分成數個靈活機動的小隊。其中一部分小隊肩負起佯攻的重任,他們高舉旗幟,吶喊著衝向城池的正面山口,擺出一副要強行突破防線的架勢。此舉果然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