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部分(1 / 4)

小說:雖遠必誅 作者:京文

是一種以文火慢燒讓罪犯受盡苦楚,將陳良等二十七人全部處死。

匈奴使者從中國返回國內,向烏累單于報告,他的兒子欒提登已經被新朝政府下令處死了。烏累單于聽到兒子慘遭殺害,氣得直髮抖,一腔怒火,對中國東部邊境發動大規模的襲擊,以作為報復。

然而烏累單于畢竟是因為親中國派的伊墨居次雲與須卜當的支援才上臺的,羽翼未豐,也不敢斷然與中國斷絕關係。王莽為了平息烏累單于的怒火,一方面送給單于大量的金銀財寶,另一方面將提議殺死欒提登的將領陳欽處死,把欒提登的屍骨隆重送回匈奴。看來此時的王莽已經喪失對匈奴必勝的信心了,不過他還是有自己的“精神勝利法”,又祭出他最得意的文字上的本領,把“匈奴”改名為“恭奴”,從字面上看,匈奴成了一個畢恭畢敬的奴僕。

王莽不用刀槍劍戟,他用文字輕鬆戰勝對手——至少他自己是這樣認為的。

中、匈兩國在貌似和解中相對平靜了幾年。

元鳳五年(18年),烏累單于去世,接任者是呼都而屍道皋單于(名稱太長,簡稱為呼都單于)。呼都單于派須卜當夫婦兩人(王昭君女兒女婿)到中國,朝見王莽。

此時王莽的新政權已經危機四伏,四境皆叛,國內爆發大規模的起義。須卜當夫婦前來朝見,原本是一次改善與匈奴關係的良機,須卜當夫婦在匈奴國內力主與中國和親,保持兩國的和平,但是王莽卻又突發奇想了。

王莽將須卜當夫婦扣押下來,硬塞給須卜當一個“須卜單于”的稱號。王莽的如意算盤是,既然須卜當是王昭君的女婿,由他來擔任匈奴單于,對中國來說,是最好的選擇,這個算盤打得不錯,可惜王莽這個人,可能是他的名字註定了他行事的魯“莽”,匈奴在呼韓邪單于當政後數十年,已經漸漸恢復了元氣,並非僅靠王莽的奇思異想就可以改變匈奴的內政。

此時王莽新朝最有才華的將領嚴尤已經被提拔為大司馬。嚴尤得知王莽扣押須卜當夫婦時,大吃一驚,急忙向王莽進諫說:“須卜當掌握匈奴右部的兵力,他的軍隊從來沒有侵犯過中國,而且匈奴政壇有什麼風吹草動,他都向中國政府彙報,對中國幫助極大。現在給他封了一個空頭銜,住在中國首都,無兵無權,還不如把他送回匈奴,這樣對中國才有益。”

剛愎自用的王莽哪裡聽得進去?扣押了須卜當之後,準備派將領嚴尤與廉丹統率大軍,出征匈奴,擊殺呼都單于,迎立須卜當。

王莽又祭出他的文字法寶,把嚴尤和廉丹二位將軍統統改了姓,改為姓“徵”,大約覺得這個字對出征有利。

此時內亂紛紛,瓜田儀起義於會稽;呂母起義於琅邪;聲勢浩大的綠林軍起義很快達數萬之眾;樊崇起義於莒縣,轉戰青、徐;東海刁子都起義,轉戰徐、兗。面對如此亂局,嚴尤苦諫王莽,當今之急,在內憂而不在外患。

王莽怒氣衝衝,把嚴尤撤職。北征匈奴一事,又不了了之。

嚴尤是對的。王莽扣押須卜當夫婦,其後果是使匈奴國內親中國派的勢力遭到重創,武力對抗中國的勢力重新抬頭。

呼都單于對王莽政權的狡詐卑劣怒不可遏,對中國北方邊境頻頻發動攻勢,使得北部邊境再次慘遭荼炭,百姓流離失所,屍骨盈道。一度恢復的中、匈關係再度惡化。

又過了幾年,到了地皇二年(21年),須卜當在中國病逝,王莽把女兒嫁給須卜當的兒子須卜奢。此時的王莽政權已經是四面楚歌,但是深信天命的王莽似乎把這種危局當作是上天對他能導才能的考驗,是給他建立千秋不朽功業的機會,所以他又雄心勃勃地構想北征匈奴的計劃。

王莽下令徵集國內的糧食布匹,輸往北方的西河、五原、朔方、漁陽等郡,準備武力護送須卜奢回匈奴,奪取單于的寶座。已經陷入水深火熱之中的百姓再次深受其苦,在國亂一日甚過一日的時侯,王莽的空想註定仍然以失敗告終。

國內局勢的極劇惡化,使北征匈奴無限時地擱置了。

兩年後,即地皇四年,新朝軍隊在內戰中連遭慘敗,在昆陽之戰後三個月,王莽的天命被劃上一個句號,義軍攻破長安,王莽死得很難看,腦袋被割下來,屍體被臠割,最後他的舌頭也被割下來,再也說不出那些古怪的文字遊戲了。

【三、失控的邊疆】

在中、匈交惡的同時,新朝帝國的北方動盪不安,西域及東北叛亂頻繁。

西域一直是漢帝國英雄輩出之地,從公元前138年張騫第一次出使西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