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哦不對,應該說是尊,春秋戰國的時候,鼎不是叫做鼎的,而是稱作尊的。主要是用來祭祀及喝酒用的,當然這些東西有大有小的,國家這些年倒是挖掘出來不少這樣的東西,但是大部分都是後期偽造的,真的春秋戰國時代的東西很少的。
尊?葉天雄在那個時代的時候曾經收集了一個,這種東西是可遇不可求的,當初周朝滅亡的時候,秦朝建立,大肆的焚燒青銅器,使得一些古國的東西幾乎一夜之間全部銷聲匿跡,存在的也是那些大家族手中的或者一些亡國的貴族偷偷的埋在地下的東西,但是經過歷史山河的變化,有些東西已經跟泥土一起不知道去了哪裡?
這尊跟其他的尊倒是有點區別,四隻小動物似乎是四隻羊,跟國家博物館的那個四羊方尊簡直就是一個模子刻出來的,只不過是一個縮小版吧了。四羊青銅方尊,在現存商代青銅方尊之中體型最大。造型雄奇,肩部、腹部與足部作為一體被巧妙地設計成四隻卷角羊,各據一隅,在莊靜中突出動感,匠心獨運。整器花紋精麗,線條光潔剛勁。通體以細密雲雷紋為地,頸部飾由夔龍紋組成的蕉葉紋與帶狀饕餮紋,肩上飾四條高浮雕式盤龍,羊前身飾長冠鳥紋,圈足飾夔龍紋。方尊邊角及各面中心線,均置聳起的扉稜,既用以掩蓋合範痕跡,又可改善器物邊角的單調,增強了造型氣勢,渾然一體。
此器採用了圓雕與浮雕相結合的裝飾手法,將四羊與器身巧妙地結合為一體,使原本造型死板的器物,變得十分生動,將器用與動物造型有機地結合成一體,並擅於把握平面紋飾與立體雕塑之間的處理,達到了技術與藝術的完美結合。出土器物的湖南洞庭湖周圍地區在商代是三苗活動區,在此地發現造型與中原近似的銅尊,表明商文化的影響已遠及長江以南的地區。
尊的四肩、腹部及圈足設計成四個大卷角羊,增加了變化,在寧靜中突出威嚴的感覺。方尊的邊角及每一面的中心線的合範處都是長稜脊,其作用是以此來掩蓋合範時可能產生的對合不正的紋飾,同時也用以改善器物邊角的單調感,增強了造型的氣勢。羊角是事先鑄成後配置在羊頭的陶範內,再合範澆鑄的,因為技藝高明,使全器有渾然一體的感覺。
四羊方尊器身方形,方口,大沿,頸飾口沿外侈,每邊邊長為52.4厘米,其邊長几乎接近器身58.3厘米的高度。長頸,高圈足。頸部高聳,四邊上裝飾有蕉葉紋、三角夔紋和獸面紋。尊的中部是器的重心所在。尊四角各塑一羊。肩部四角是四個卷角羊頭,羊頭與羊頸伸出於器外,羊身與羊腿附著於尊腹部及圈足上。尊腹即為羊的前胸,羊腿則附於圈足上,承擔著尊體的重量。羊的前胸及頸背部飾鱗紋,兩側飾有美麗的長冠鳳紋,圈足上是夔紋。方尊肩飾高浮雕蛇身而有爪的龍紋,尊四面正中即兩羊比鄰處,各一雙角龍首探出器表,從方尊每邊右肩蜿蜒於前居的中間。全體飾有細雷紋。器四角和四面中心線合範處均設計成長稜脊,其作用是以此來掩蓋合範時可能產生的對合不正的紋飾。
據考古學者分析四羊方尊是用兩次分鑄技術鑄造的,即先將羊角與龍頭單個鑄好,然後將其分別配置在外範內,再進行整體澆鑄。整個器物用塊範法澆鑄,一氣呵成,鬼斧神工,顯示了高超的鑄造水平。四羊方尊集線雕、浮雕、圓雕於一器,把平面紋飾與立體雕塑融會貫通、把器皿和動物形狀結合起來,恰到好處,以異常高超的鑄造工藝製成。在商代的青銅方尊中,此器形體的端莊典雅是無與倫比的。此尊造型簡潔、優美雄奇,寓動於靜。被稱為“臻於極致的青銅典範”。
“尊”是一種盛酒器。尊一般為圓形、鼓腹、大口,也有少數方形尊。四羊方尊便是其中一例。“尊”,常與“彝”並稱成組的青銅禮器,此類器物主要流行於商周時期,基本造型是侈口、高頸,圓腹或方腹、圈足較高。商代晚期至西周早期是青銅尊的鑄造盛期。以四羊方尊式的方形尊和觚式尊,共同特點是在器表的合範處多飾有凸起的稜脊,且通身雕滿了精密繁縟的雲雷紋、獸面紋、蕉葉紋,整個器物給人以雄渾厚重之感。
羊在古代寓意吉祥。四羊方尊以四羊、四龍相對的造型展示了酒禮器中的至尊氣象。
“這個東西,老闆要是看中的話,五百塊拿走吧。”
攤主笑著說道,在他看來這樣的小東西,這個市場上的實在是太多了,很難賣掉的,這個鼎,是他從鄉下親戚那裡順過來的,一直沒有兜售出去,他見到那塊玉佩都出售了,當下也想把這個東西賣給葉天雄這個大傻瓜?
五百塊能夠買來這麼一個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