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些勢力”的運作下,出現端倪。
南方出現的不利於東北的流言也有擴大的趨勢。對於這一點,馮庸當然不會坐視不理。很快東北總督發表全國通電:“對於民國政府簽訂的《新北京條約》,東北堅決反對。東北之戰誰是誰非一目瞭然,民國政府沒有責任向日本人妥協。對於東北政府俘虜的日本企不法商人,東北政府會將其逐批驅逐出境。根據東北總督府的政策,東北的土地資源全部收歸政府所有,各國在東北的礦產公司請在最短的時間內撤出東北否則東北不保證不會採取向對待日本人一樣的手段。”
東北總督府的通電錶現了一如以往的強硬,在國內引發了巨大的浪潮。尤其是在東北有利益的資本主義大國紛紛坐不住了。歐洲雖然陷入戰爭的泥潭,但是作為老牌的資本主義國家,是不會輕易放棄已經吃下的肥肉。英法美俄等國大使,第一時間對民國政府發去問電,詢問東北的宣言是不是同樣代表民國政府的態度。從中日和談他們也看出了,東北政府的強硬和中央政府的軟弱。這些列前就像聞到腥味的貓一樣,紛紛湊上去,要以黎元洪為代表的民國政府給了說法。
黎元洪政府騎虎難下,在經過幾次和東北的通電之後,東北政府絲毫不妥協,讓黎元洪政府左右為難,最後黎元洪一咬牙,決定拋開自己和東北之間的關係。東北雖然實力強大,但是行事太過強硬,如果今後東北還能一直勝利下去,那到沒什麼,如果一旦東北遭受重大損失,甚至有可能引起群起而攻之。黎元洪可是不希望自己被綁在東北總督府的大船上。畢竟在這些保守的官場老油子看來,東北到處樹敵,很有可能會早早夭折。東北總督府的行動幾乎是得罪了所有的歐洲列強。要不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牽扯了列強們的精力,恐怕他們早就已經派出聯合部隊對東北進行武力威懾。畢竟強硬慣了的歐洲列強可是分外看不起內部暗潮湧動的中華民國。
“東北的一切言論皆是東北自行決定,並非獲得民國政府的授權,民國政府對東北的言論和行動不負責任。”黎元洪透過東北之戰知道,自己是為東北背了黑鍋這也是他想拉攏東北導致的。可是闖禍者逍遙法外,甚至還趁著這件事賺取了無數的好名聲。這讓地位逐漸變得飄搖的黎大總統無法忍受。要不是顧忌東北的失利,恐怕黎大總統早就發飆了。黎元洪決定趁著這次機會,徹底劃清總統府和東北的界限,雖然有可能會失掉一個強援,但是隻要東北不向段祺瑞靠攏,黎大總統也沒有什麼大的損失。
總統府的反應出乎所有人的預料。本來想要對民國政府施壓的英法等國大使,只能無奈的退了回去。去對東北總督府施壓?恐怕人家壓根連鳥都不鳥自己。這些列強駐中國大使,那個不是精的和猴似地。肯定不會去自找沒趣了。對於像馮庸這樣的軍事強人,只要確定了自己的發展方式,是不會輕易改變的。而東北的態度就是強硬到底。大軍壓境的日本都沒有在東北佔得便宜,就別說在遠東力量幾乎被抽調空了的英法列強。在遠東保持一定實力的俄國顧及兩面開戰,壓根就對東北無法採取過分強硬的措施。另外一個強國美利堅在東北沒有多收利益,實在犯不著為了那麼點東西而得罪民國的地方實力派。…;
面對總統府的反應,東北倒是沒有受到什麼影響,在總督府灑出大筆的銀子之後,源源不斷的青壯勞工透過各種途徑進入東北,其中以直隸,山東,河南三省最多。根據東北總督府新成立的人力資源部統計,在短短的半個月內,進入東北的勞工就不下五十萬,再加上因為東北移民政策而吸引到東北的人口。這半個月中,東北的人口就增加超過了一百萬。按照這個速度,等到1916年底,整個東北的人口恐怕將突破兩千五百萬真正接近三千萬人口的大關。東北政府當然樂於看到這種狀況,充足的人口預示著充足的勞動力,這對東北發展實在是太重要了。而且因為關內的情況,在關內招募勞工的花費很低,甚至在很多地方,只要管飯就能招募大量的青壯勞力。現在中國還沒有陷入軍閥混戰,軍閥到處抓壯丁擴充部隊的事情也沒有發生。所以,民間年青壯動力還是相當充足的。而且民間封建思想中多兒多幅的觀念,使得民間生育率極高。十幾個孩子的家庭不說比比皆是,但是也絕對不是什麼稀奇的事情。這麼龐大的人口,依靠為數不多土地壓根就吃不飽,不出去討生活根本就生存不下去。再加上民國成立,思想開始解放,出外謀生也漸漸地廣被人們接受。
“少帥,看來總統府是放棄了對咱們的拉攏。和日本人談判失利,已經讓總統府處於風尖口浪之中,黎大總統原本的執政形象受到沉重打擊,而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