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投靠朝廷,就加封其為山陽郡守,並領虎賁郎將軍職,自領其舊部,可以在山陽郡地方繼續正式合法化地軍權政權一把抓。
全盛時期都沒能徹底掌握一個郡地盤的苗海潮看到這個價碼,當下大喜過望,立刻親自帶人南下入朝請罪,請求招安。倒不是他缺心眼兒完全不防著蕭銑過河拆橋,而是他好歹也真有三分政治見識,知道蕭銑如今剛剛洗白了朝廷,正要四方賊寇主動投降來提升其聲望,苗海潮作為第一批投誠的農民軍,當然不會被暗算。
收了苗海潮之後,杜伏威很是震驚與憤怒了一把,可是也咬不到蕭銑,畢竟杜伏威如今自己還在北線就和陳稜打得要死要活的,蕭銑不去滅他他就自求多福了,所以也只能生點兒閒氣,並沒有什麼卵用。如此一來,加上蕭銑軍在大業十二年初滅掉了鹽城的李子通,如今丹陽朝廷便控制了整個邗溝沿線及邗溝以東、淮河以南的廣大地區,把江淮之間的地盤和力量徹底整合了起來,也把蕭銑的勢力範圍從長江北推到了淮河。
苗海潮是第一個正式歸順蕭銑的農民軍首領,不過緊隨著苗海潮,便有了第二股勢力——其實這個第二股勢力,與蕭銑接觸的時間比苗海潮還要早,那便是岳陽郡的董景珍、雷世猛二賊。
當初蕭銑藉故出兵去荊楚、給宇文化及作亂機會的時候,藉口便是討伐董景珍、雷世猛,以及他們擁立的傀儡、蕭銑的堂兄蕭鉉。在宇文化及生前的猜想當中,當他在江都發動兵變的時候,蕭銑應該正好和董景珍等賊在湖南打得你死我活呈現膠著狀態,沒法快速抽身,誰知道蕭銑行軍神速,用烽火臺配合訊號彈傳遞軍情更神速,才讓宇文化及估計錯誤,被回防的蕭銑打了個措手不及滿盤皆輸。
然而。董景珍等賊放在那裡,理論上可是不會自行平息的,蕭銑當時回軍了,顯然是濫用職權給董景珍許諾了什麼招安的條件,好赦免他們原本扯旗自立的罪過,還把他們已經拿到手的地盤兵力合法化。
當時。蕭銑開出的條件也是給董景珍、雷世猛各自一個郡守加虎賁郎將的好處,而且赦免此前一切罪過,條件是隻要他們不在蕭銑回頭對付宇文化及的時候在後方搗亂。這個條件蕭銑當然是越權開出的,因為沒有楊廣或者新皇帝的首肯,這種赦免“自立為梁王”的割據行為的旨意,顯然不是蕭銑一個江南道經略使有權做出的。然而蕭銑既然敢自導自演這一切,當然就有把握讓新君追認他當初的許諾。
這就好比秀吉中國大回轉當中,羽柴秀吉當然在和毛利家的月山富田城談判中越權了,可是他知道信長已經死了。新君必然會成為他的傀儡,他此時所有的許諾,都可以得到新主公的追認。
在蕭銑原本的認識中,覺得董景珍雷世猛必然會幡然來降,毫無阻礙,因為只要楊廣不在了,江淮朝廷由他蕭銑掌控之後,董、雷等人擁立他堂兄蕭鉉也就沒了價值。因為兩邊都是蕭梁家的人掌權,董、雷二人在南方的號召力自然會被極大地抵消。這時候直接歸順套現顯然是聰明人的舉動。
誰知二人卻頗有見識,居然想到了再納一個永絕後患的投名狀。
在原本的歷史上,被董、雷二人擁立的正是蕭銑本人,但是這二人卻不是唯一最初投效的,此前還經歷了一番搶奪傀儡的戲碼——羅川和岳陽當地都有一些小軍頭,一個叫徐德基。一個叫沈柳生,都是校尉、旅帥級別的小軍官,其中徐德基還是董景珍的手下。在作亂之初,徐德基因為一個首倡跑去找蕭銑的功勞,頗為佔據了先機。而沈柳生是蕭銑在羅川的直系屬下。出於嫉妒,想奪取首義之功,便先不扯旗,而是舉兵攻擊來勸蕭銑舉義的徐德基,把徐德基殺了之後,他再轉變旗號跳出來勸蕭銑舉義,如此,首倡的功勞便是他的了——就好像歷史上項梁、項羽起兵的時候,其實秦朝的會稽郡守原本也是想反秦的,還找了項梁來商量,但是項梁為了讓首倡之功歸於自己,搶在會稽郡守宣佈之前讓項羽下毒手殺了郡守,這樣一來起義的名分就全歸老項家了,一個道理。
而這個沈柳生歷史上後來也沒好下場,因為董景珍、雷世猛二人大軍來搞定局面之後,就翻盤算舊帳,說這沈柳生是嫉妒徐德基的首倡之功,才故意拖延反正的時間,先殺首倡之人才扯旗,並且以這個罪名殺了沈柳生為徐德基報仇。說是報仇,其實也難說就是董、雷等人黃雀在後而已。
如今的時空,這一切戲碼當然都不存在了,但是人心是不變的。或許是二賊覺得自己扯旗不是時候,怕重新招安之後將來被清算,所以想了一招絕戶計:他們自己擺出準備歸順朝廷的樣子,但是對內分化瓦解,誘使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