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部分(2 / 4)

小說:竊隋好駙馬 作者:千頃寒

下包紮的時候要“好生用心,包紮得緊密一些”。這些建議哪怕是內行人看來,也都是絕對出於善意的,是一個準岳父對準女婿無微不至的關懷,誰能想到其背後至陰至損的歹毒呢?

所以,這些日子以來,蕭銑可是很仔細地觀察著自己準女婿的病情,到如今,二十天過去,皮肉外傷已經斂瘡了,骨折部分也定位好了,外表癒合只等著靜養後骨頭長好,估計還要一個多月不能動彈。從皮肉斂瘡那天起,再想讓楊倓感染新的破傷風桿菌已經沒什麼可能性了,只能依靠楊倓體內已經醞釀下的那些細菌努力了。

不過蕭銑對此倒是一點都不擔心,因為就在前幾天,楊倓已經出現了一些外傷和傷寒之外的別的症狀,太醫們還沒有確診,只當是那日受傷後被寒冷江水浸泡帶來的傷害風邪等併發症的反覆,需要再過一陣子,才能排查出來是“七日風”。

正是因為如此,蕭銑才急著讓武士彠把楊廣已死的官方訊息儘可能快地散播到北方。因為他必須引誘李淵和王世充在楊倓也死掉之前,就把楊廣的另外兩個孫子越王楊侗和代王楊侑立為新君,和楊倓分庭抗禮。

因為楊倓是被楊廣帶在身邊的,楊廣南下江都的時候,只帶了長孫楊倓和幼子趙王楊杲,可見楊廣生前的時候,對於傳位的考慮明顯是做了兩手準備:如果楊廣自己可以活到趙王楊杲成年的話,那麼說不定就會傳位幼子趙王,而如果楊廣死的早,或者遇到了意外,那麼就傳位給長孫燕王。因為燕王比趙王年紀大了幾歲,在天下已經是亂世的時候,國有長君也是很重要的,只是楊廣沒想到他死得比他自己預想的最早可能要死的時間還早了好幾年,所以哪怕是燕王都只有十二歲,沒機會再長大一些。而楊廣生前之所以遲遲不立太子或者太孫,顯然是想留個後手,看他自己本人的壽命酌情而定了。

這番道理,朝中貴族無論南下的還是留在北方的,都是心知肚明。所以如今局面下,哪怕楊廣沒來得及留下正式遺詔,在在世的三個孫子裡面,嫡長孫楊倓的合法性都是不容置疑的。只要楊倓還沒死之前,李淵和王世充就坐不住了,跳出來另立新君,那麼新君就是叛逆、偽帝,蕭銑當然有資格名正言順地討伐這兩個偽帝背後的軍閥。

可是,要是李淵他們動手晚了,蕭銑手頭楊倓這顆棋子先破傷風發作死了,那情勢可就完全逆轉了,到時候,東都的越王大興的代王,都有了合法繼位的資格,他蕭銑總不能再對別人手上的傀儡低頭吧?

如果出現那種情況,就只有直接扯旗造反,那樣雖然還是很有可能成功,蕭銑此前極力營造的正統合法性可就大受打擊了,實在是划不來。

所以,楊廣被殺的訊息,要越快傳播越好,而楊倓患了破傷風這件事情,卻要越隱秘越好,只有楊倓的兩個弟弟都被逼成了叛逆之後,才能讓天下人知道。(未完待續。。)

第五十八章 三皇並立

李淵和王世充當然都不是傻子,但問題是,智商和政治遠見有時候並不能抵消資訊不對稱帶來的劣勢。

作為早就有了擁立新君行廢立之事以抬升自己權威的大軍閥,歷史上的李淵在這一點上做得其實比王世充更加徹底,也更加不顧表面形象:王世充其實直到越王楊侗被立之前,都還沒有徹底掌控東都朝廷,在洛陽,還有元文都等個別文官派系的隋朝重臣名義上比王世充地位更高,楊侗被立這件事情上,王世充還沒有絕對的決定權,只是一個附議者,而王世充真正徹底權傾東都朝野文武兩系,還是在楊侗繼位之後,東都軍和李密的瓦崗軍拉鋸血戰的過程中完成的。

相比於王世充,大興的李淵出身高貴的多,基礎也好的多,自然不用看別人臉色,在代王楊侑被立之前,大興已經在李淵的徹底掌握之中了。而且從歷史上李淵和王世充立新君的時間先後上,也能看出一些端倪——李淵立楊侑的時候,其實楊廣還沒死,只是留在江都,而李淵是直接立了楊侑,並且尊楊廣為太上皇的。而王世充立楊侗的時候,可是明明白白確認了楊廣的死訊之後才做的,也就是說王世充至始至終都沒敢在楊廣身前做這種事情。

蕭銑既然知道後世李淵和王世充的選擇,那麼當下他自然也明白李王二人當中,誰才會在得到楊廣死訊之後第一個跳出來,正式擁立偽帝。

果然,這個人是李淵。而王世充則在元文都等文官的壓制下。暫且還不得不等元文都派人和丹陽朝廷交涉——看看究竟是在東都另立新君,還是直接名義上接受丹陽朝廷的管轄。對丹陽朝廷稱臣。

……

九月下旬,大興城內。李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