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萬人死於高句麗戰爭的波及,是萬全符合實際的。考慮到高句麗國的本族人口在全盛時基本上也就三百來萬,可以說幾乎是一個漢人換命屠掉了一個高句麗人,交換比幾乎沒得賺。
而且,說是亡國滅種,其實也不太準確,戰爭結束的那一刻,或許只有所有被抓獲的高句麗男丁老幼統統被屠殺殆盡,不留種類,但是婦人少女則被隋軍寬宏大量地作為戰利品俘獲了。按說高句麗亡國的時候,女子人口還有超過百萬之巨,楊廣很是體恤士卒,沒讓把這些無辜的婦人統統斬盡殺絕。而是做出了甄別。
年四十以上的老弱,沒什麼利用價值了,當然盡數屠滅;五歲以下的女童。若是母親還在的,自然可以留下,若是父母雙亡,也沒必要讓她繼續在這個世界上受苦了,一樣清掃到歷史的垃圾堆裡。在戰爭中身負殘疾失去自理的,或是有七出之條都規定為“惡疾”的情況的,也沒什麼好說的。
如此四個條件四管齊下篩選下來。一百來萬高句麗婦人倒是被殺了一小半,精選後剩下七十萬左右,還算可以一用。楊廣便很是大度地給從徵士卒每人發了一個女人,任由他們自行處置,為妾也好,為奴婢也好都行。只是規定不許為妻。不僅參加了最後一戰計程車卒有,連被楊義臣帶著提前撤回河北的、但是此前參加過高句麗之戰計程車兵也有。犒賞全軍下來,足足分掉了五十多萬棒子女人,最後剩下十幾萬則是賞賜文物群臣為奴婢,還多幾萬則賣入教坊人市,任從民間收買。
蕭銑可是半個沒要,畢竟在有整容術出現之前的時代,棒豬女人實在是醜得讓人吃不下飯。何必讓這種劣等基因來禍害拉低漢人文明高貴的血統呢。
高句麗亡國的同時,還有一個連鎖反應算是由於蝴蝶效應的慣性而自然發生了。那就是新羅國因為在高句麗垂死掙扎、試圖轉移北方矛盾的時候揍了個半死,所以隋軍在滅了高句麗之後順手把新羅也收拾了,對付新羅的時候隋軍根本沒付出多少傷亡,而且新羅很快就光棍地投降了,弄得隋軍只有在戰場上殺了那麼七八萬新羅人,都沒機會搞屠城滅種,只能把這些南棒的狗命留下了。最後在朝鮮半島上只剩下一個百濟暫時沒有藉口也沒有比較好的機會徹底收服,暫且放著不提。
對高句麗的滅國之戰,是十月初結束的,對付新羅的戰爭又多拖延了將近兩個月,幾乎快年關了才結束,好歹因為新羅國小兵弱,楊廣滅了高句麗之後就把陸路軍大軍全部撤回涿郡,只留下海路軍對付新羅——
因為新羅處於朝鮮半島最南端,又有一定的海洋性氣候,所以冬季並不是很寒冷,可以越冬用兵。但是陸路軍往返新羅和國內時行軍需要經過的朝鮮半島北部長白山區和遼東半島冬季卻會寒冷異常,所以陸路軍顯然不能留到太晚才後撤。而海路軍滅了新羅之後可以從南方走海路撤回東萊或者江浙沿海,不會受氣候之苦。
然而,來護兒已經在高句麗的滅國之戰中給楊廣背上了那個“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罪名而被罷官去職,本次海路軍出戰的時候副帥周法尚又病死了,根本沒有新設副帥;行軍長史崔君肅又被蕭銑和來護兒斬首祭旗了。最終楊廣只能把海路軍在滅新羅之戰中的指揮權全權交給了監軍蕭銑。
蕭銑是在沒有副帥、沒有監軍、沒有長史,沒有任何權力分攤制約的情況下,得到這支隋朝海軍的絕對軍權的。或許是因為這支部隊本來就只有十幾萬人規模,而來護兒和淵蓋蘇文最後的滅國之戰中又死傷無數。最後輪到與新羅交戰時,海路軍整編計點只有八萬多可戰之兵,還包括了蕭銑一直帶領的嫡系部隊和東萊留守陳稜的兵馬在內;楊廣許是不覺得這麼小規模一支部隊可以鬧騰出多大的風浪,才索性全部交給了蕭銑,讓他打完後帶回國內交割。
寒冬臘月時分,蕭銑總算是趕在年關之前回到了國內,海路軍的八萬人馬,在新羅之戰中又折損了萬人以上,只有七萬人生還回國,比之年初出戰時,規模減少了一半之多。
作為一軍主帥,最好的一點福利便是可以戰時重新整編軍隊,給某些部隊多報戰損、留空餉,某些部隊則人為充實,其裝滿員。畢竟戰場之上,刀劍箭矢無眼,損失的東西,誰能說得清楚呢。海路軍如今又沒多少大佬帶隊制衡,所以幾乎是蕭銑任意施為。
東萊留守陳稜帶著滿員的兩萬兵馬回到了自己的防區,這算是蕭銑對於這個自己事實上的半下屬的一種安撫和拉攏——相比於年初出征的時候,陳稜的兵力規模上幾乎沒有損失,戰死病死計程車卒也都被蕭銑動用職權從其他打散了的部隊抽調過來充實。畢竟陳稜的防區雖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