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月提綱》中確定設立的學術批判辦公室,〃許立群同志為主任,胡繩同志負責主持學術方面的工作〃,他們都參加了產生《二月提綱》的那次五人小組擴大會和五人小組關於《二月提綱》向毛澤東主席的彙報。雖然《通知》和《大事記》最初曾經曲意開脫,說提綱是〃揹著〃康生和吳冷西〃製造出來〃的。這當然不是事實。由於這個開脫,康生成了抵制和批判《二月提綱》的〃英雄〃,而吳冷西呢,卻未能脫身,作為《人民日報》總編輯,很快被陳伯達的工作組揪出,打倒,捱了批判。從當時的小報上看到,吳挨批的諸多事項中,有一項就是他在《二月提綱》中的〃貢獻〃。
但是,吳冷西和胡繩並沒有參加《科學院工作彙報提綱》的修改。他們這時已經恢復工作,是以胡喬木為首的國務院政治研究室的成員。研究室還有幾個成員:于光遠,熊復,李鑫,鄧力群。這七位成員分為兩攤,都由胡喬木主持。一攤子管政治研究室的工作,有于光遠和鄧力群,他們參加過修改《彙報提綱》的討論,但沒有執筆,也沒有主持,是胡喬木主持,並親自動手參加修改和負責定稿。另一攤子叫〃毛選材料組〃,負責整理毛選第五卷文稿,有吳冷西、胡繩、熊復、李鑫,他們沒有參加《彙報提綱》的修改。把吳冷西和胡繩兩位說成是《彙報提綱》的〃主持者和炮製者〃,不過是〃四人幫〃大批判文章的羅織伎倆而已。我這不夠格的,卻的確接觸過跨〃文化大革命〃兩頭的這兩個提綱的準備。作為當事人,寫一點回憶,也許可以提供若干具體史實的資料和對當時氣氛的描寫。
《從〈二月提綱〉到〈彙報提綱〉》這樣一篇回憶,大概得寫長一些,先把頭一部分獨立出來,叫做《〈二月提綱〉和東湖之行》。
。 最好的txt下載網
提綱的準備:七個〃攻左庇右〃材料的頭一個(1)
在《憶周揚》一文中已經講到,周揚住院割治肺癌後,在###內許立群於1966年1月接手管學術批判的事。據我的觀察,許原來並沒有要起草一個指導整個學術批判的檔案的意圖。只是遇到一件又一件棘手的事情,難以處理,就一件又一件向五人小組彙報,請示。在《憶周揚》中我講了六個上送五人小組的材料,都是僅憑記憶寫的。記憶裡保留了我所知道的整理這些材料的緣由和背景,整理時的議論、心情和思考,這是從檔案材料中看不到的。但是,記憶中總會遺忘一些東西,錯亂一些聯絡,難保完全和準確。根據隨《五一六通知》下發的《大事記》:〃二月三日彭真同志召集五人小組擴大會。會上發了七個攻擊左派、包庇右派的材料。〃我怎麼回憶,也只記起六個,如果這就是七個中的六個,那麼,還有一個是什麼?現在,經過查閱各種材料,包括翻箱倒櫃,找出〃文化大革命〃當年自己的交代和蒐集的小報,終於弄清楚了。〃七個材料〃中的頭一個,是《北京六個報紙、雜誌編輯部負責同志座談關於〈海瑞罷官〉討論的情況和問題》,寫《憶周揚》時沒有記起來。這個座談會是許立群於1月17日下午召開的,《人民日報》的王輯、《北京日報》的範瑾、《光明日報》的穆欣、《紅旗》雜誌的杜敬、《前線》雜誌(北京市委的理論刊物)的李筠、《新建設》雜誌(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所屬的綜合性學術刊物)的吉偉青六個報刊負責人參加,各自講了情況,提了問題,許立群最後作了歸納和總結。會後許要林澗青和我當晚整理一份簡報,林說,這好辦,就按你最後講的整理出來就行了。
簡報提出了四個問題。
一是關於〃放〃和擊中〃要害〃的問題。首先表態:大家討論瞭如何執行主席指出的要擊中《海瑞罷官》中關於〃罷官〃這個要害問題。就是說,前提是執行,是〃跟〃(雖然後來被批判為〃抗〃)。反映的問題是:大家提出,現在的批評文章,特別是發表揭露吳晗政治性錯誤的文章,如何掌握為好?有些同志提出,今後一段時期內,從政治上批評〃要害〃問題的文章,提到什麼程度?發多少?怎麼發?什麼時候發?這是許立群真正犯難之所在。
二是關於討論步驟和戰線擴大問題。《人民日報》原來計劃,《海瑞罷官》問題、歷史人物評價問題、歷史劇問題、道德問題,一個一個來,這樣是否合適?《光明日報》和《新建設》反映,《海瑞罷官》問題已經聯絡到讓步政策;對吳晗歷史觀的批判必然牽出翦伯贊;對翦、吳的〃歷史主義〃的批評又會牽涉到寧可(《新建設》已經收到批寧可的文章);對吳晗道德觀的批判,會聯絡到馮友蘭和朱光潛。《光明日報》還收到文章,批評《十五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