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2 / 4)

小說:三國大傳 作者:京文

劇與悲劇英雄的問題。在所有的歷史人物中能世代流傳下來,尤其能在民間廣為流傳,讓人們心儀之、口碑之的人物,很少是那些鼎盛豐功的帝王與成功人物,而恰恰是那些“失敗了的成功者”——歷史的悲劇英雄人物。如秦漢時代項羽的民間知名度就高於劉邦;隋唐時代的程咬金、魏徵、秦瓊、尉遲恭、薛仁貴等人物的民間知名度就高於李淵父子;宋朝的楊家將、宗澤、李綱、岳飛、文天祥的知名度就高於兩宋的列祖列宗。這不僅是種種文學樣式與傳說提高了他們的知名度,更因為他們都是英雄,是收取了悲劇結局的英雄。人們崇拜英雄絕對比崇拜帝王要強烈得多。因為英雄離他們更近,更有血有肉,更能讓他們激動感奮。而且他們除了知名度極高以外,還擁有極為強大的超越歷史時空的精神震撼力、衝擊力。這多緣於他們的悲劇結局,所以常能強烈的感動後世,具有最強大的社會教化作用。比如諸葛亮就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文臣;關羽的形象感召了一代又一代的武將。他們都是英雄,讓人們肅然起敬;他們又都是失敗了的英雄,壯志未酬而中途殂謝了的英雄之花,所以人們又為他們哀惋痛惜悲傷;他們之中又常常有如岳飛、袁崇煥等遭際到政治的時代的不公正,所以人們在崇敬、悲傷的同時又喚起了心底的不平和憤怒。因而他們能得以在世代人們的心中成為一座豐碑也是自然的事。正如西方一些哲學家、美學家所言:悲劇英雄人物是失敗了的英雄,是一種失敗中的偉大。他們是能夠兩次生存的人。在他們生存於現世時,他們蒙受到歷史的時代的不公正,但他們將在後世得到一種公正和偉大。正是在他們身上體現了人類中那些高尚和偉大的東西。

三國時代的英雄人物大多是悲劇人物。這是由歷史註定了的命運。在所有社會轉型,歷史變革時期的過渡帶上出現的所有政治、軍事英雄人物都必定是悲劇的結局。這也是西方哲學家認定的“歷史生存定理”。在歷史的強烈政治地震中誰挺身而出都是犧牲品。這是必然,不用論證。三國時代就是一個超強級的政治地震時代,所以那些英雄人物與平民都成了犧牲品,少有美好結局的。

三國中最頂尖級的悲劇英雄人物似乎都集中在蜀漢集團。這又怎麼解釋呢?悲劇英雄人物除了必然以群的形式出現在歷史的斷裂帶上以外,還必然集中於弱勢群體之中。在動物界最先滅種的都是弱者;而在人類社會中最先倒下的往往都是弱族中的英雄強者。所以古人云是非皆因強出頭;出頭的椽子先爛;槍打出頭鳥。而文明話則是:木秀於林,風必摧之;灘出於岸,流必湍之。儘管如此,可是人類歷史上從來就不缺少出頭的英雄,不缺少悲劇英雄,因為人類區別於動物的最高貴之處正在於為了生存而敢於甘於捨棄生存。在三國列強中,蜀漢集團是最脆弱的,也是最英勇的,因而也是最悲壯的。從諸葛亮到劉、關、張、趙、馬、黃,一直到後期的姜維及他們的子孫大多是悲劇人物,且多是悲劇英雄人物。因為他們弱,又不肯服輸認低;因為他們弱而力所不及,但又不肯放棄目標、不甘失敗,所以他們必然要奮起,去挾泰山以超北海,激杯水以沃中土,挽狂瀾以於既倒,要在實力不及的情況下實現大逆轉。既如此,結局除了悲壯而外,夫復何言?我們只能為他們在深深的嘆息中,唱一曲傷感的輓歌。再加之蜀漢集團的所有核心人物多是在興漢繼絕的旗幟下,在劉備個人凝聚力的感召下,志同道合而走到一起的,正所謂人以類聚物以群分,同時也覆巢之下,焉有完卵?這就是蜀漢集團為什麼多悲劇英雄人物的全部原因之所在。這也是後人們一代代傳頌之的根本。

開篇(11)

是的,也有人說孫劉曹他們都不過是為了一個位子而互相殺來殺去的一路貨色。是的,他們不可能沒有各自的政治圖謀與集團的利益所在,但我們似乎也不能以此來採取全部否定、全盤否定的態度來看我們的先人,來審視歷史。人類固有卑微之處,但又何嘗沒有高尚呢?否則還成其為人類嗎?

最後還有一個同情弱者的問題。人類最豐富博大的情感就是同情心與不平之心。同情弱者同情不幸是人類的一種美德,但也常常是一種情感陷阱。而對於強霸者的不平之心也是人類心理固有的屬性。沒有了這兩個各執一端的砝碼,人類社會生活的天平就一定會發生傾斜。所以人們見了弱者便要幫一下,見了沉溺者就會援之以手;而見了欺凌人的,有力氣者便要去抱打不平老拳相向,沒力氣的也會在一旁喝號喊打。政治生活、軍事戰爭也如此。對於漢獻帝的同情,一來因為他是一個前人拔樹後人挨曬,前人播種蒺藜後人收刺,前人牽驢走了後人拔橛子的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