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劉千舟父親劉川的捨命相救,可事兒過後,感激就算了,他們家也沒求著劉川用生命救他們不是?
回襄城後,丈夫居然說要把劉川的女兒當女兒,把劉川的母親當母親贍養,他就是劉家的親兒子。
這開的什麼玩笑?
他們家也有一家人啊,他們家也有兩個孩子等著養,雙方父母等著孝敬,哪有那麼多閒工夫去照料別人家?
給劉家孩子出學費就已經足夠了,還把自己但劉家親兒子?
你那麼有孝心,你倒是把雙方父母好好孝敬啊,你才是你該盡的孝。
當年他們家收入也不豐厚,每個月扯來轉去,還給劉家預留一份,家裡又不是開銀行的,一個男人掙錢,全家人一起花,累死累活也抗不過來啊。
梁秋雲當年對劉家諸多抱怨,幾乎每次劉千舟出現在家裡,她都沒辦法給好臉色。
自己家裡日子已經過得足夠拮据,憑什麼還要把擠出來的錢給外人?
不是大富大貴的家庭,她作為安排花銷的主婦來說,能做得到喜笑顏開的把錢給劉家?
她就算對伸手要錢的外人打幾下罵幾聲,那也是正常的。
換得她來,讓她挨幾聲罵,挨幾下打就能拿到錢,她是很願意的。
可這些她認為有理的理由,她現在卻無法自信的說出來。
二太太讓梁秋雲在這休息,休息好了出去找位置入席,她自己還有不少人要接待,畢竟是宋家的媳婦兒,她得出現。
宋家大太太雖然不問世事,但只要她出現的活動,家裡誰做了什麼,清楚得很。
二太太不想給大太太落下口實,免得日後在家裡人聚在一起的時候給她難堪。
二太太出去,安排了幾位找不到席位的老人家入席,隨後往外間去。
老遠看到她大哥在跟袁家姐兒說話,兩人頭靠得比較近。
現場氣氛熱鬧,難免說話聽不清楚,所以即便頭靠近些許,二太太也能理解。
二太太快步往她大哥趙小平身邊走去,讓人去勸勸梁秋雲,想起小兒子的事兒,正在傷心呢。
這走近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