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我根本無法保護你”。
“怕你有一日再去做這樣的傻事?”,“你都不知道,在你失蹤的這些日子裡,我每每閉上雙眼,看到的都是遍體鱗傷的你,你不知道我有多怕”,他的每一次嘆息,每一次的輕蹙,每一次的慌亂,再我眼中竟然是如此的彌足珍貴,只是我沒想到他會主動的向我提起十三爺,更沒想到他會把我與十三爺相提並論,如此足矣。
看著著急的樣子,在不忍心,倚在他懷裡,說道,“我懂你的心,所以,我這不是回來了?”,“我答應你,以後不會再讓你擔驚受怕”,他聽著我的話,好像很受用,一時間緊緊地擁我入懷,此時此刻,放佛這樣就是美好,就是安慰。
“太醫說了,要常幫格格活動筋骨,這樣才好的快”,巧兒是自小就跟著蘭軒伺候的貼身丫頭,她們兩個是一同來的京城,巧兒與蘭軒的關係,是彼此誰也沒法離開誰的那種,聽姐姐說,我不在的這些日子,巧兒,日日都去燒香祈福,祈求我能早點回來,想來能有這麼個丫頭,窩心許多。只見他與我坐對面,小心翼翼的幫我舒展著傷口,心裡安慰極了。
只是我雖回到了府中,只是張琪之的事情至今都還沒有眉目,我有些向十七打聽,可是???自我回來從沒見過他的影子???我好奇的問道,“巧兒,為什麼我回來那麼久,都沒有見過十七啊??”,巧兒聽我這麼問,抬頭盯我一眼,驗明真偽道,“格格不知道嗎??十七阿哥,被皇上派去了江西辦差”,原來如此,我說十七不會那麼忘恩負義的,好歹我也是他的救命恩人。。
我交代過巧兒,若是見到胤祿,記得幫我轉告,說我有事找他,果然,胤祿很靠譜的來了。他膚色白皙又著一身蔥綠色長袍,笑起來,陽光又好看,“身子可大好了??”,見他關心我,我還是很開心的,回道,“好多了”,我從沒有單獨與他見過面,想來他也是這麼想的,左右瞧了瞧我找的個地兒??
雖不是四處環山,但是也夠嗆,因為它前有假山,後有福海,想偷聽???想來還是得要些本事的,因為此事關係重大我不得不選擇相信胤祿,只怕連十七也未必能幫我保密,他放佛覺察出我故意找的這個地方,微微一笑,問道,“你找我有什麼事????”,他直言,我也不好在扭扭捏捏,只好說道,“我想了解十多年前,關於李君亦的案子”,胤祿微楞,問道“你瞭解這個做什麼??”。
我並未直接回答他的問題,反問道,“張琪之是張廷玉的養子你知道嗎??”,“張琪之是張相養子的這件事,朝野全知”,“那皇上對李家冤案的事怎麼說的??”,胤祿對我問的問題越發敏感,只是此事我必須要弄清楚,我見他盯著我看,我說道,“這件事對我來說很重要,還請王爺不要避諱其他”,胤祿聽著我這樣說,只好鬆口道,“當初李大人枉死後,皇阿瑪痛斥了四哥和十三哥,因為這件事,四哥他們受到了很嚴厲的懲罰”,胤禛因為此事受了處罰??
“後來呢?”,胤祿回道,“起初皇阿瑪為了保護四哥和十三哥的尊嚴不願給李家翻案”,不願意個李家翻案,我終於明白了張琪之打心眼裡的無助,這樣的無助,想來是一個十一二歲的孩童經受不起的?我問道,“那後來呢??皇上同意了嗎???”,胤祿許是瞧著我對此事很認真,沒多說什麼,回道,“四哥和十三哥就一同請求皇阿瑪,皇阿瑪才恩准翻案,並且給李夫人建了一座貞節牌坊”,如此,那麼李家在杭州的名聲算是找回來了?
可是張琪之少年時,在杭州所受的苦,卻未得到朝廷的救助??反而是張廷玉救了他?可見人心險惡,終究良心抵不過身外之物,可是在國公府,我卻得到另一個匪夷所思的事情,我問道,“我在國公府見到了一座名為,清風堂的祠堂,可是與這件事有關”,胤祿說道,“清風堂,是四哥跪求皇阿瑪給李家翻案時,給李家討得恩典”,話至此處,他再也忍不住問道,“發生了什麼事嗎??你為何要打探這些??”
我知道如此堂而皇之的打聽張琪之,勢必會說出些真相來,若是告訴胤禮,以他的性子,他勢必會告訴胤禛,而胤祿為人成熟知道不像胤禮那樣衝動,想來告訴他這些,他是不會告訴胤禛的,我想了想,決定告訴胤祿我所知道的一切,“其實,這些年,十三爺和四王爺他們的糟迫多少與張琪之有關??”,胤祿大吃一驚,許是他沒有想到,平日裡性子與胤禛極像,不苟言笑的張琪之,心眼會這樣狠毒,問道,“你是說,張琪之是為了給他父母報仇??”,“投靠了八哥他們??”,不知道為什麼?聽到胤祿這樣的問題,心裡好生無奈,他和胤禩可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