倉庫的空氣中瀰漫著一種陳舊和潮溼的味道,與這起案件的陰暗氣息不謀而合。
“林偵探,你看這裡。”一名警員指著地上的腳印說道。腳印雜亂無章,但林浩卻從中發現了端倪:“這些腳印大小不一,深淺不一,說明至少有兩個人以上在這裡逗留過。”
接著,林浩又注意到了被撕碎的衣物碎片。這些碎片散落在小雨的遺體附近,似乎是在爭鬥中被扯碎的。“從這些碎片來看,小雨在遇害前應該有過激烈的反抗。”林浩分析道。
正當眾人沉浸在悲痛和憤怒中時,林浩在倉庫的一個角落裡發現了一個打火機。這個打火機顯然不屬於小雨,更引人注目的是,打火機的表面還殘留著一枚清晰的指紋。“這個打火機很重要,”林浩嚴肅地說道,“它可能是兇手留下的關鍵證據。”
林浩立即命令技術人員對打火機上的指紋進行提取和分析。同時,他也將所有人召集在一起,開始分析案情:“從現場的情況來看,這起案件並非一人所為,而是多人共同作案。他們可能事先有計劃,對小雨進行了誘騙或綁架,然後在這裡實施了犯罪。”
“那我們現在該怎麼辦?”王老師焦急地問道。
“我們需要進一步調查小雨的人際關係,尤其是她最近是否與什麼人發生過爭執或矛盾。”林浩說道,“同時,技術人員也會對打火機上的指紋進行比對,看看能否找到與兇手有關的線索。”
“還有,”林浩補充道,“我們要對倉庫周邊的監控錄影進行排查,看看在案發時間段內是否有可疑人員進出。”
隨著林浩的指令,警方立即展開了行動。他們調取了倉庫周邊的監控錄影,對每一個進出的人員進行了仔細的排查。同時,也對小雨的人際關係進行了深入的調查,試圖找到與兇手有關的線索。
經過緊張而有序的工作,技術人員終於傳來了好訊息:打火機上的指紋與一名有犯罪前科的男子陳某的指紋完全吻合。陳某曾因搶劫罪入獄,出獄後一直遊手好閒,沒有正當職業。
“立即對陳某進行抓捕!”林浩果斷地下達了命令。很快,警方就將陳某及其同夥一網打盡。在審訊中,陳某等人對殺害小雨的犯罪事實供認不諱。
“我們一定會找到真相,絕不讓兇手逍遙法外!”林浩堅定地說道。他的聲音雖然平靜,但眼神中卻透露出一種不容置疑的決心。
在場的每一個人都被林浩的堅定所感染,他們默默地發誓,要為小雨討回公道,讓兇手受到應有的懲罰。
基於現場蒐集到的線索,林浩迅速鎖定了小杰及其幾個朋友作為嫌疑人。他們被一一帶回警局,面對警方的詢問,這些年輕人顯得異常緊張,眼神閃爍不定。
林浩首先審問了小杰。他坐在審訊室裡,目光如炬,語氣平靜而堅定:“小杰,我們知道你與小雨之間有過一些不愉快,但我們現在要找的是真相。如果你能提供有價值的線索,我們會考慮給予你從輕處理。”
小杰開始顯得有些慌亂,但仍然試圖保持沉默。林浩見狀,加大了心理壓力:“小杰,你應該知道,現在的情況對你很不利。如果你繼續沉默,只會讓事情變得更糟。而且,我們已經掌握了其他嫌疑人的口供,你最好還是坦白從寬。”
在小浩的連番攻勢下,小杰的心理防線終於崩潰。他顫抖著聲音承認了自己參與了小雨失蹤的計劃,但堅稱自己並沒有直接參與殺害小雨:“我只是……我只是想教訓她一下,沒想到事情會變成這樣……”
有了小杰的口供,林浩開始對其他嫌疑人展開審問。他針對不同嫌疑人的性格和心理特點,採用了不同的審訊策略。
對於性格較為內向的嫌疑人,林浩採用了心理戰術,透過耐心傾聽和細緻分析,逐漸引導他們說出真相。而對於那些性格較為頑固的嫌疑人,林浩則直接展示了警方已經掌握的證據,如腳印比對結果、衣物碎片上的dNA檢測結果等,讓他們無法再狡辯。
在審問過程中,林浩發現這些年輕人之間存在著複雜的矛盾和利益糾葛。他們之間的互相指責和揭發,為案件的偵破提供了重要的線索。
經過多輪審問和調查,林浩終於拼湊出了案件的完整經過:小雨因為與小杰等人的矛盾而被他們盯上。在失蹤的那天下午,小杰和他的幾個朋友將小雨騙到了廢棄倉庫。在那裡,他們對小雨進行了長時間的毆打和侮辱,最終導致了小雨的死亡。
而那隻打火機上的指紋,正是小杰的一個朋友在慌亂中不慎留下的。這個關鍵的指紋證據,成為了定罪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