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案發現場。”
在前往新案發現場的路上,林宇和蘇瑤交換著對案件的看法和推測。他們深知,時間緊迫,每一分每一秒都至關重要。
“蘇瑤,你覺得這起案件和之前的有什麼聯絡嗎?”林宇問道。
蘇瑤沉吟了一會兒,然後說:“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兩起案件的手法有些相似,但還需要進一步調查才能確定。不過,我相信我們一定能夠找到它們之間的聯絡。”
林宇點了點頭,心中充滿了對未來的堅定信念。他知道,無論案件有多麼複雜和棘手,只要他們團結一心、堅持不懈,就一定能夠揭開真相的面紗。
新案發現場,一家廢棄的倉庫內,昏暗的燈光下,林宇和蘇瑤仔細勘查著每一處細節。空氣中瀰漫著陳舊與潮溼的味道,偶爾還能聽到遠處傳來的老鼠窸窸窣窣的聲音。
蘇瑤蹲下身,仔細檢查著死者身旁散落的物品:“這次的作案手法與上次幾乎一致,連兇器放置的位置都相差無幾。”
林宇點了點頭,眉頭緊蹙:“看來我們面對的是一個連環殺手。這種高度的相似性,幾乎可以肯定是同一人所為。”
“而且,”蘇瑤補充道,“這次我在死者指甲裡發現了一些微小的面板碎屑,很可能是兇手在掙扎中留下的。這將是關鍵的dNA證據。”
林宇立刻指示:“立刻帶回實驗室,與之前的毛髮樣本進行比對。我們需要儘快確認是否是同一人。”
返回實驗室的路上,兩人沉默不語,各自在心中梳理著案件的線索。突然,蘇瑤打破了沉默:“林宇,我注意到兩個案件現場附近都有監控盲區,這是否意味著兇手有意選擇這些地方作案,以避免被監控捕捉?”
林宇眼神一亮:“這是個很好的觀察點。如果真是這樣,說明兇手不僅心理素質極強,而且對我們警方的偵查手段有一定的瞭解。這可能是個經驗豐富的犯罪分子。”
回到實驗室,dNA比對結果已經出爐。王浩站在電腦前,臉上帶著一絲興奮:“比對結果出來了,毛髮和面板碎屑的dNA完全一致,是同一個人無疑。”
林宇緊握拳頭,眼神堅定:“好,現在我們有了確鑿的證據,是時候進行併案調查了。王浩,你整理好所有證據材料,準備向警方彙報;蘇瑤,我們再次梳理案件細節,看看是否能找到更多線索指向兇手的身份。”
蘇瑤翻開筆記本,開始逐一分析:“從作案手法看,兇手似乎對解剖有一定的瞭解,但又不完全專業,這可能是自學成才的業餘愛好者或者曾經接受過相關培訓但並未深入的人。”
林宇補充道:“還有,兩次作案時間間隔不長,說明兇手可能在近期內處於某種特殊狀態,比如情感波動、經濟壓力或復仇心理,這可能導致他頻繁作案。”
正當討論進入白熱化時,警方傳來訊息,他們根據林宇團隊提供的線索,在社交媒體上發現了一名疑似兇手的匿名使用者,經常釋出一些暴力傾向的言論,並且位置資訊與案發地點高度吻合。
林宇立即決定:“立刻追蹤這個賬號,爭取找到更多關於兇手的個人資訊。同時,準備實施抓捕計劃,我們離真相已經不遠了。”
隨著案件的逐步明朗,林宇和他的團隊深知,真正的挑戰才剛剛開始。但他們相信,只要保持冷靜、細緻分析,終能將兇手繩之以法,為受害者討回公道。
在緊張的追蹤與調查中,時間彷彿被按下了快進鍵。林宇帶領團隊,緊盯著電腦螢幕,不斷分析著從社交媒體賬號中提取的資訊。
“看這裡,”蘇瑤指著螢幕上的一個細節,“這個賬號在案發前後,都會發布一些隱晦的暗示,似乎是在炫耀自己的‘成就’。”
林宇眉頭緊鎖:“這種心態,是典型的自戀型人格障礙。兇手很可能享受這種操控他人、製造恐懼的感覺。我們必須加快行動,阻止他的下一次作案。”
此時,王浩從另一側走來,手裡拿著一份報告:“林隊,我們追蹤到了賬號註冊時的Ip地址,雖然經過了多次跳轉,但最終還是鎖定了一個大致區域。”
“很好,”林宇迅速做出決策,“立刻通知當地警方,對這個區域進行排查。同時,我們要準備好所有證據,一旦找到嫌疑人,立即實施抓捕。”
正當眾人忙碌之際,蘇瑤的電話突然響起。她接起電話,臉色逐漸凝重:“什麼?又一起案件?好,我們馬上到。”
結束通話電話,蘇瑤轉向林宇:“林宇,又一起相似的案件發生了。這次,兇手似乎更加囂張,直接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