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出手(1 / 2)

“下面進行倒數第三件拍品。”

隨著主持人的宣佈,一幅畫被人抬了上來。

“馬?”

看到畫內的主體,紀曙輕挑了挑眉,看向了尹夜竹。

畫馬的人可太多了,徐悲鴻的馬和齊白石的馬都很出名。

不過齊白石的馬跟兒童繪畫一樣,紀曙是不太欣賞的來,但據說也拍出了千萬的高價。

像是這類慈善拍賣會的最高價拍品,也就差不多位於這個水準。

“應該是徐悲鴻大師的作品,跟他其他幾幅駿馬圖的畫法類似。”

尹夜竹仔細端詳了一會,給出自己的結論。

她的話音剛落下,主持人就開始介紹:

“這幅《駿馬圖》出自繪畫大師徐悲鴻之手,創作於20世紀20年代他旅居歐洲的時期。在那段流光溢彩的歲月裡,徐悲鴻大師以筆為媒,傾情描繪了數以千計體態矯健、風姿灑脫的歐洲駿馬,每一幅都蘊含著他對馬兒深邃的情感與獨到的藝術見解。

“而此幅《駿馬圖》,無疑是其中之佼佼者,其精美絕倫,令人歎為觀止。”

“畫面中,駿馬身姿挺拔,四蹄騰空,彷彿下一秒就要衝破畫布,馳騁於無垠的草原。馬背上的鬃毛隨風飄揚,宛如黑色的綢帶,在陽光下閃爍著耀眼的光澤。馬眼炯炯有神,透露出一種不屈不撓、勇往直前的精神,彷彿能洞察人心,激勵觀者勇往直前...”

“這幅畫作由楊煙女士捐贈,起拍價420萬。”

隨著話音落下,前三排的貴賓們開始了競價。

“徐悲鴻的馬啊,一直有所耳聞,沒想到今天倒是見到真品了。”紀曙感慨。

這次競拍的駿馬圖確實畫的不錯,哪怕他是個純外行,都能看出一些神韻。

齊白石的蝦,徐悲鴻的馬,這兩個可算是國內近代畫壇的巔峰了。

“徐悲鴻的馬雖然出名,但徐悲鴻當世最出名的畫作,應該是《九州無事樂耕耘》。”

尹夜竹知道紀曙對畫本身不太感興趣,所以往往會聊一些背後的八卦事件。

“《九州無事樂耕耘》?聽起來像是農耕畫?”紀曙來了興趣。

“是,這幅畫作於1951年,主要講了三位農民在田地裡辛勤耕耘的故事。左面近景一身體健壯的中年老農扶著老黃牛拖拉的新式雙驊犁在耕地;與之相背,中間偏右的中年農婦在鋤地;右面遠處一老農作掘土狀。”

“畫技精湛倒是其次,這幅畫更重要的是歷史創作背景。是徐悲鴻大師為表達對郭沫若的敬重所作。期間一直有郭沫若本人收藏,直到96年才進入拍賣場。”

“96年的成交價是192萬元,創造了國內美術專題的最高價。後來11年再度拍賣,以2.6億的高價成交,成為了徐悲鴻大師最高價的作品。”

尹夜竹對各種畫作的歷史倒背如流,她平時的時候不太喜歡出門,就喜歡看這類的訊息。

“51年郭沫若的那件事我倒是在歷史書上看過,當時在‘保衛世界和平’的第三會議,對菌彈事件做了譴責,確實具有很強的歷史意義。”紀曙恍然。

這種有歷史特殊意義的畫作,確實有更高的機率被標以最高價。

要是換做他,也願意買這幅畫啊。

不管怎麼說,借畫表個態度,也是企業家要做的事情嘛。

“800萬!”

跟尹夜竹交流的同時,紀曙還不忘舉手參與拍賣。

最後幾件拍品不知道都是什麼,但這幅徐悲鴻的《駿馬圖》,他是沒打算錯過。

家裡現在就一幅張大千的《愛痕湖》,總感覺還是太素了。

聽到紀曙的報價,其餘女人看紀曙的目光就更加灼熱了。

800萬買幅畫,這已經不是等閒富二代的範疇了。

這個報價一出,直接將《駿馬圖》的價格提了100萬,跟之前的慢慢競價完全不同。

這也是紀曙慣用的手法了。

他不差那點錢,與其跟人爭的面紅耳赤,不如直接壓倒。

“850萬!”

坐第一排的中年男人,緩慢的舉起了手。

“鄭先生報價850萬。”主持人趕忙道。

“950萬!”

紀曙眼皮都沒有抬,隨意又抬了100萬的價格。

這麼個報價一出,整個會場都為之一靜,所有人驚訝的望著紀曙。

這麼不把錢當錢的富二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