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設心有所感:踏入這個庭院,必須心思更加細膩,否則很容易吃悶虧。
“哇,真的開始分居生活了啊?你這次是要住到城市來了?”
閻埠貴原先的話是隨心而發,沒想到竟然說中了實情。
王建設解釋道:“三伯伯,您也知道我們家有兩個兒子,長兄選擇了保留祖宗的舊住宅。
我不想讓我的父母為難,所以選擇住到這裡來。”
“這倒是,這樣做也是好的。
你們家的粉絲製作坊收入也不錯。
然而在城裡生活終究還是比鄉村舒適一些的。”
閻埠貴的話看似在誇獎城裡的條件優越,但言下之意顯然認為王建設做出了很大的犧牲,或許因為他是最年幼的那個吧。
“行!三大爺,我得趕緊去,出門在外邊遇到了何叔,他說要我帶包子給雨水。
趁著熱乎勁得趕快送過去。”
王建設手裡捏著一包,轉身就想走,連家門也沒急著進。
“那你就快送過去吧,以後要是你搬到這裡來住,咱有的是時間聊天。”
閻埠貴扶了扶眼鏡框,暗自思量著等王建設搬家時給他幫把手,興許還能沾些光,佔點小便宜。
“哎!”
王建設應聲答應,便往院子裡走去。
從前院到中院,只要透過房屋中間的一個通道。
在北京有些院子的設計中,就是這麼佈置的,而多數情況則是把兩邊的耳房當成過道使用,稍微有點兒浪費空間。
王建設環視一圈,看到這個院子中間有兩條對稱的走道,意味著這裡有兩戶人家住北屋。
而每側的耳房也住著人家,合計起來,加上過道兩側,正好六間房子。
王建設穿過過道,來到中院,眼前便是一個寬敞的正堂屋,那是何大清家。
何大清家從曾祖父輩就開始做廚子,積攢了些財富。
他擁有中院的三間正堂和一間東廂房,和閻埠貴所擁有的房數相同。
“雨水,何家的雨水。”
他站在正堂與東廂之間輕聲呼喚,因為他不確定何雨水現在在哪間屋子,不好貿然闖入。
誰料到這一聲招呼,竟引來了其他的鄰居。
只見靠右的一間耳房的門簾掀起,一位國字形臉龐的中年男子走出來。
“咦,這不是前面老王家的建設嘛。”
易中海一眼就認出了他,儘管已有幾年不見,但建設不僅長高了不少,看起來也更成熟了一些。
“大伯在家呀。” 王建設見是易中海,心中感到十分親切。
這人在軋鋼廠為婁老闆工作,是院子裡的大人物,負責協調鄰里間的事情,與前院的閻埠貴、後院的劉海中一同被稱為院裡的三位‘大爺爺’,這一傳統源於新中國成立以前。
“在家裡呢,今天剛好休息。
怎麼了,建設,你在找雨水?”
易中海顯得有些疑惑。
“對,一大爺。
我現在已經分戶了,未來打算一個人搬到前院這邊住,我爸媽他們搬到左家莊跟我哥嫂同住。
今兒過來,是想……在東直門那邊碰到何叔叔,所以給雨水帶來了這熱乎的包子。” 王建設用簡潔的話語交代了緣由。
中院的一些鄰居聽說他要搬進來,也紛紛趕來。
王建設注意到了對面西屋裡提著一雙布鞋走出來的賈張氏。
“建設搬過來可真是太好了,搬家那天說一聲,大家都可以來幫忙。”
易中海非常開心,樂於見到有更多年輕的面孔搬進來,為小區帶來生氣。
再加上王建設在這裡長大,不是外人,他願意幫雨水送東西更是顯示出他是一個樂於助人的小夥子。
就在這個時候,東屋的門緩緩開啟,一個小女孩迷迷糊糊地走了出來,似乎剛醒來。
“雨水,這是王建設哥哥,記得叫他建設哥哦,是你爸爸委託他給你帶來的包子。”
“恩!”
聽到介紹,何雨水似有似無地想起了這個兄長般的人,隨即乖巧地說道:“建設哥哥好。”
“哈哈,瞧瞧,小雨水都這麼大個了,拿上這些還暖著的包子吧。” 王建設笑著把包子遞給雨水,並接著說,“你爸爸,也就是我的何大叔太客氣了,非要堅持讓我帶著這包子送給你。
我剛吃完飯出門,是真的吃不下。
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