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應聲而出,見到秦淮茹背上還帶著揹簍的身影,她更確定了自己的人選——上次因為挑人不當受了挫,這回一定要找個能做家務的能幹女子。
“崔阿姨。”
秦淮茹趕緊招呼並放下手中的揹簍,“咱們進屋裡說話。”
秦母邊引路邊說道,考慮到當前還未至飯時,並不需要著急下廚烹飪。
待大家坐定之後,崔大娘開始熱情洋溢地推薦起這個機會:“淮茹呀,我給你介紹了位好小夥,這可是百里難尋的佳婿。放眼昌平方圓十幾裡,沒有比你更好的運氣了。”
“啊!”
面對讚美,秦淮茹不知該說些什麼,只能靜靜地聆聽。
然而秦母卻是急於知道更多細節,便追問:“大娘,能具體說說是哪裡好?”“我當然告訴你!”
崔大娘點了點頭,繼續介紹:“這位小夥子名叫王建設,出生於1930年,我記得你應該是在1933年生的,上個月剛過完十八歲生日。這樣算來男方比女方大三歲,非常合適。
更重要的是,王建設是一名電影放映師,這一點你是知道的,他在城中電影院工作,這職位在我們這裡相當吃香,就連在城裡人都非常豔羨。”
“哦哦,原來他是電影放映員啊,這真是太棒了!年齡也正適合,正值青春,二十一歲的年輕小夥子。”秦母聽後很滿意,覺得非常般配。
緊接著,崔大娘又補充了幾句:“不僅僅是放映師那麼簡單,王建設家還有一個生產粉條的工廠,而粉條的價格並不低廉,所以他家裡很富裕。
而且,他擁有位於南鑼鼓巷一座四合院中的側廳,那裡地段極佳,靠近東直門內,是一棟城市裡的好房子,有大片的院子。
側廳由三個相連的小房間組成,他自己獨自居住,空間充裕。未來淮茹若是嫁過去,兩個人一定能過得幸福。”
“真是美事啊,太美了。”
聽到這裡,秦母越發高興。
見此情形,崔大娘繼續說到:“這些優點還不夠多,王建設還在東直門內的北新橋擁有一家店鋪,單是房租每年就能收入五百六百元。”“哇,能掙這麼多?”
考慮到家中經常為金錢發愁,秦母對一年能額外收入五百多元感到十分震驚。“是啊,除此之外他每個月還有穩定的薪水以及父母的支援,目前只缺一位新娘而已。”
崔大娘並不擔心王建設的條件問題,畢竟連劉淑霞那樣挑的人也曾願意嫁給他。唯獨擔心的就是如何提及王建設曾經歷過離婚的事情。
於是秦淮茹突然提問:“阿姨,如此優秀的條件,對方會看重我這樣的女孩嗎?”
秦母也隨之警覺,“大娘,這您所說的王建設,是不是身體有問題或者有什麼不便言說的原因才會這樣的條件找不到物件?”
崔大娘急忙安慰道,“別急別急,我也正打算提到這點。”
然後她看了一眼秦淮茹,並暗自高興這個女孩並非傻瓜。
隨後她講述起來:“其實王建設這個月找過我要幫忙為他介紹過一個城裡工作的會計,這個姑娘和你一樣年紀輕,外表漂亮且學識豐富。”
“哎?”
聽到這兒,秦淮茹立即問道,“那結果怎麼樣了呢?”
崔大娘則巧妙地說:“儘管他對那個女孩子無微不至的關懷、體貼入微,但在月初他們結為夫妻,卻又因故分道揚鑣,現在請託我希望幫他找一個新的伴侶。”
秦母一聽顯得很吃驚,“啊,已經有過一次婚姻經歷?這樣不好吧,淮茹還是未曾出嫁的姑娘。”反倒是秦淮茹追問道,“阿姨,請問他們是因為什麼原因分手的呢?”
“哎喲,這事嘛,”崔大娘想了片刻說,“王建設的前妻是個有文化的人,眼光高,總嫌王建設不能理解她,所以鬧起了離婚。王建設實在拗不過,只好同意了。”
崔大娘繼續解釋,顯然並不想在背後說人壞話,但她認為有必要說明實情:“雖然那姑娘是我引薦的,但她的確不太會照顧家,連做飯也不會。
大家想想,這樣的日子過得舒服嗎?非要追什麼西方式的生活。就這樣,王建設虧大發了。你們不知道,當時他們婚禮場面很風光,辦了好幾桌子宴席,還是區裡頭的大人物開來小汽車接親,聲勢可不小。可沒想到不到一個月就分開了。”
聽到這裡,秦母和她女兒都驚訝地吸了一口氣:“真是浪費了不少錢啊。”
秦淮茹對這事情更感興趣:“大娘,那那個姑娘既不會做家務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