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一動,這確實是他從未考慮過的角度。他繼續說道:“還有,在繪製高階符咒時,我發現符咒的靈力總是難以穩定,時常在關鍵時刻失效。”
劉青目光一亮,說道:
“九叔,道教符咒的靈力,不僅取決於繪製者的功力,還與符咒的材質、繪製時的心境以及周圍的氣場密切相關。
我們可以嘗試採用更為上乘的符紙,如千年桃木製成的紙張,其本身就蘊含著強大的靈力。在繪製符咒時,藉助特定的法器,如八卦盤,來穩定周圍的氣場。
同時,運用冥想之法,讓心境達到一種空靈純淨的狀態,排除一切雜念,如此或許能讓符咒的靈力更加穩定。”
在劉青的啟發下,九叔不斷嘗試推演解決問題的方法。
或許劉青提的很基礎,有些完全不需要劉青提起,但是檢視自身,何嘗不是修行呢?
在這個過程中,九叔對修煉的理解愈發深刻,氣息也變得更加自然流暢,與 “道” 的契合度進一步提升。
一旁的秋生和文才,看著侃侃而談的劉青和陷入沉思的九叔,心中滿是震撼。
文才瞪大了眼睛,嘴巴微張,手中的桃木劍不知何時已悄然滑落,他卻渾然未覺。
“劉青大哥到底讀了多少書,怎麼感覺比師父還要厲害呢?”
文才小聲地對秋生說道,眼神中滿是難以置信。
他不是聽懂了,而是看得出來九叔,也就是自己師父服了。
秋生的目光緊緊地盯著劉青,眼神裡閃爍著欽佩與驚歎。
他的雙手不自覺地握緊,彷彿在暗暗積蓄力量。
“我從未想過,還有如此獨特的見解。
劉青大哥的思路,就像一道光,照亮了我們修行路上那些被忽視的角落。”
秋生低聲回應道,聲音中帶著一絲顫抖,那是被劉青的學識與智慧深深觸動後的激動。
或許也有被劉青刺激到的一番熱血,倒不是別的,主要是都是同齡人,你這麼厲害,我該怎麼混,曾經的文才根本不能讓秋生有緊迫的感覺,
但是劉青不一樣,螢火和皓月的差距一下子浮現在了眼前,讓秋生不得不攀比一下,捲起來。
這是好事,年紀輕輕沒有了熱血,怎麼叫年輕人呢?
適當的刺激一下,九叔很樂意看到。
隨著論道的深入,劉青又提出了更多令人驚歎的觀點。
當談及如何藉助風水格局提升修煉效率時,他說道:
“九叔,我們可以利用山川河流的走勢,佈置聚靈法陣。
比如,在兩水交匯之處,按照五行相生的原理,放置相應的靈物,形成一個天然的聚靈樞紐,讓靈氣匯聚於此,為修煉提供源源不斷的能量,不僅對修行有好處,還可以梳理地脈,穩賺不賠。”
文才聽得一頭霧水,撓了撓頭,臉上露出迷茫的神情。
“這…… 這也太神奇了吧,真的能行嗎?”
他喃喃自語道。
而秋生則若有所思對劉青的敬佩又多了幾分。
修行本就不分先後,達者即為師。劉青雖然在修行的時間和境界上,或許稍遜於九叔,但他來自不同的時代,擁有著領先的思維與獨特的見解。
從這個角度來看,劉青在某些方面成為九叔的老師,實至名歸併無誇大。
正如古人云:“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此次解惑論道,反倒是成了劉青的主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