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這個專案準備什麼時候開拍?!又準備用多久時間來拍攝?!”
“另外就是這個專案的投資呢?!已經全都到位了嗎?!”
短暫的沉默之後,張沫身邊龐麗微率先開口。看起來好像都是一些中規中矩的問題,但實則未必沒有在做談崩鬧掰的基礎,尤其結合那副對於這個專案沒有絲毫興趣的“公事公辦”的說話口氣。
“因為專案現在只是創意,所以具體開拍時間也不好說,可能是明年,也可能是後年!”
“至於拍攝時間那就更不好說了,畢竟現在疫情還沒有完全過去,而這個專案本身又需要全國各地跑...”
“最低預估,應該也是要半年起步吧!”
“不過電影投資倒是完全沒有問題,最低的兩億投資已經都全簽好了,咱們什麼時候需要,對方就立馬打過來。”
“至於後面是否追加投資,也完全不用擔心,我這麼直接多談了兩億的資金,就等著咱們鬆口呢。”
“甚至如果這個數還不夠的話,我還可以去拉投資,或者動用我個人和四海的資金。保守一個億絕對沒有問題。”
“當然,如果你們這邊有投資想要進來,可以讓你們插隊。”
為了能夠體現自己邀請老謀子的誠意和決心,也為了能給現在還處在困境中的四海加盟商多分點蛋糕,李明直接利用自己透過之前幾部電影積累的巨大名氣,一口氣給專案拉了四個億的投資。
而這還沒包括李明和劉一菲的儲蓄、四海的週轉資金,不然只會更多。
“我...”龐麗微直接被李明這略顯誇張的投資金額給整不會了。畢竟會在未來號稱五億投資的《滿江綠》究竟有多少水分,作為《滿江綠》製片人的龐立微自然是再清楚不過。何況還是在《滿江紅》甚至還沒起步的現在。
“怎麼了?!李明說的這些不都是好事嗎?!”看著龐麗微那有些欲言又止的陰沉表情,張沫閃過一絲疑惑。刨除電影還不確定的開拍時間和電影稍顯漫長的拍攝週期,李明可以說開出了一個好的不能再好的條件了。
真金白銀的鉅額投資,可以精心打磨的漫長週期,以及可以預見的專案主導許可權,如果再加上本身就非常不錯的專案創意!
想來是個導演都會高高興興的接受吧!可龐麗微這個最近幾年一直幫著父親操盤的製片人怎麼黑臉了?!
“好事當然是好事!但是如果接了這個專案,那老謀子的《滿江綠》可就沒...”
龐麗微嘴角泛著苦笑回答道。平心而論,李明開出的條件確實非常的優厚,優厚到龐麗微不但沒有辦法拒絕,甚至就連兩個專案一起運作的想法都沒辦法去提。畢竟這麼大的資金,李明肯定不可能讓老謀子還有空閒去搞其他專案。
何況只要接了這個由李明親手策劃的專案,現在還有意向投資《滿江綠》的資本還會繼續投資《滿江綠》這個專案,而不是跳到明顯更有號召力的《歲月如歌》去分一杯羹嗎?!
“既然沒時間做《滿江綠》,那就等做完這個《歲月如歌》再去做《滿江綠》不就好了?!”顯然,因為和李明認識的時間更長,且親身參與過李明幾個專案的剪輯,張沫其實更相信李明對於電影市場的判斷,也更傾向先做李明所說的這個專案。
“我...”會議室的氣氛再次隨著龐麗微的沉默而陷入了僵局,因為正常來說,老謀子確實可以先做了李明這個《歲月如歌》的專案,然後再去運做《滿江綠》,但問題是有些事情,有人等不了啊!
“要是有什麼顧慮,只管說出來就是,咱們一起想辦法解決。”
李明這話看似是在為龐麗微排憂,但實際卻是為了能夠對龐麗微形成步步緊逼。
因為不同於張沫這個局中人,身處局外的李明一直非常懷疑在和張維平分開之後的老謀子,是不是被老美那邊的人給滲透了。不然為什麼之後作品總是帶有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怪異感覺。
《千里走單騎》,一個歌頌日本人父愛(換句話說也是舔日本人)的電影(龐麗微是老謀子的導演助理);
《歸來》,一部講述一箇中國文化人因為那段歷史而顛沛流離的電影(龐麗微是電影的監製);
《長城》,一部美國白人大老爺來到中國拯救世界的好萊塢模式化商業(打怪)大片;
《影》的整體質量倒是非常高(但龐的製片排名非常靠後);
《一秒鐘》,又是一部講述中國人在那段時間經歷各種苦難的電影,而且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