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不會被破壞,兩人去年本來是打算將已經破繭後的蠶繭扔掉。
&esp;&esp;可後來趙葉青留下來了幾個,嘗試著煮過之後發現也不是不能用,只是沒有那麼好,留了一些在櫃子裡,想著要是第二批不夠的話還能補上。
&esp;&esp;比預料的好,第二批有八成都活下來結繭了,之前做的方格簇還有些不太夠用,有的方格被兩隻蠶一起住了進去,共同結繭出來變成了‘雙宮蠶’。
&esp;&esp;趙葉青在那些晦澀難懂的繁體字書籍裡頭,找到了介紹,說是這種蠶繭很適合做被子,蠶殼很厚,絲量大,但不適合抽絲剝繭來做衣服,因為兩隻蠶一起結繭,那蠶絲是混亂的。
&esp;&esp;一般一隻蠶結繭極有規律,來回織繭再8字型織繭,只要找到了蠶頭就能像是抓住了線團頭一樣,一扯,底下的蠶繭就滾動著將規律的蠶絲給釋放出來。
&esp;&esp;這種混亂的雙宮繭用來做絲線不行,正好適合兩人做被子。
&esp;&esp;就是產量太少了,一百個蠶繭估計就只有五六個左右的雙宮蠶。
&esp;&esp;穆奚把蠶繭煮了又煮,過程重複了四五遍之後,用低溫慢慢將蠶繭裡的膠質給煮融化,再清洗乾淨,這樣蠶繭在開棉的時候才扯得均勻。
&esp;&esp;開棉的工具是一個彎曲的寬竹條,將清洗掉膠質的蠶繭在水中拉扯開一些後,套在這半橢圓形的竹弓絲撐上,一層一層疊上去,直到變成一個白色的小棉兜,再取下來掛在繩子上晾曬。
&esp;&esp;(此處有圖片)
&esp;&esp;有一些蠶繭不太好就被剔除了出去,表面能看到黃色或是黑色的髒汙,兩人也不心疼,直接扔到堆肥桶裡頭去,都是蛋白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