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孝順的太子與自鎖深宮的太后(1 / 3)

小說:燕頌 作者:心有茅草

紫宸殿內,太子姚曦也意識到自己剛才畫蛇添足讓崔文皓抓住了話頭,此刻的表情微微有些尷尬。不過父皇下了決斷,姚曦也不會去爭什麼,畢竟姚曦為王謜說話不是因為他覺的王謜或者高麗有多麼重要,他最後失口說出的話才真正展現了他內心的想法。

如大多數少年一般,這位年僅十四歲的大虞儲君心中也十分嚮往金戈鐵馬的戰場。但姚曦也知,以他的身份來說,此生註定與披堅執銳上陣殺敵無緣。

所以當聽聞只比他大上三歲的燕行雲,在關外以少勝多收服遼東的壯舉,心中激盪,自然對這位未曾謀面的少年世子心生好感。加上李宗義是他的老師,受其影響,姚曦也是認同要拉攏燕藩,先著力對付宗藩的策略。對於崔文皓等一眾文臣,姚曦的心中也覺著這群老夫子大概是讀書讀傻了,以現今朝廷所面對的形勢,把燕藩推到對立面去絕無益處。

當然等到宗藩除了,燕藩自然也是要削的,但如果燕氏識時務,在朝廷對付宗藩的事情上立下功勞,將來也肯交出兵權,姚曦認為將來讓燕氏保留一個封王虛名,讓其與國同休也未嘗不可。姚曦也不想落個刻薄寡恩,卸磨殺驢的名聲,將來若是燕行雲識時務,可以君臣相宜,也算是一段青史佳話。

所以姚曦才會顧慮朝廷撤換高麗王會引起燕王和燕行雲的不滿,對於姚曦來說,能夠拉住燕藩才是最重要的,至於遠在天邊的高麗,則沒有那麼重要。

在如今姚思、姚曦兩父子的心中,削藩才是頭等大事,只能能擺平尾大不掉的幾位藩王,莫說一個高麗,就算是關外的土地都丟了也不是什麼大事。

曾經太祖姚盛在世時,曾想著復盛唐疆界,當時太祖北征之時,就曾計劃著北征勝利之後,就發兵西南,收復雲南大理。但隨著太祖崩逝,大虞境內藩王並起,朝廷也就無暇顧及雲南這個不毛之地了。

雲南如今依舊由大理段氏掌管,前宋淳佑四年(1244年),大蒙古國出兵臨關,遠征大理,大理雖然戰敗但蒙古軍因大汗窩闊臺的死而退兵。但後來蒙哥汗繼位後,忽必烈率軍攻打大理,終於在前宋寶佑二年(1254年),大理王段興智被俘,大理國亡。

段興智被擒後,被送到北方蒙古汗廷,蒙哥汗施以懷柔,賜金符,令其歸國,繼續管理原屬各部。蒙哥汗死後,忽必烈北返遇刺,蒙古內亂,段興智也於同年病逝,其弟段實趁機復國。

大虞擊敗前宋之後,段實立刻上表稱臣,太祖當年因要著力對付蒙古,所以同意了下來,賜金印,封段實為大理王。所以如今也是大虞的藩屬,如今高麗稱臣,對於大虞來說,也就是多了個像大理一樣的藩屬,沒有什麼太大的意義。

高麗的事揭過,接下來對燕藩的封賞又是個頭痛的問題。既然決定了要對燕國大加封賞,那麼朝廷這次必然要出些血,但現在燕王只上了個報捷的奏報,並未在奏報中直接請求封賞。

這當然是燕維疆在表現自己對朝廷的恭順,沒有協功邀賞。朝廷這邊呢也不好直接給,給少了燕國不高興,給多了朝廷吃虧,所以最終的封賞還是得先派個大臣走一趟燕國,先去燕國那邊商量出個價碼,再讓燕王上個請求犒賞三軍的摺子,朝廷這邊順勢將封賞給了,如此一來才能皆大歡喜,免得將一樁好事搞砸。

思來想去這個人選也還得是現在的禮部尚書李宗義,李宗義上次去燕國頒賜冊立世子的詔書,算是與燕王和燕行雲都有了一份香火情,與老相沈熙之也有情誼,過去說話還是合適的。但以什麼理由派李宗義去還是得商討個由頭出來,雖然誰都知道是過去和燕國討價還價,但這種事是不能拿到檯面上來說的,否則朝廷與藩國討價還價,朝廷的臉面可就蕩然無存了。

正當君臣眾人為李宗義前往燕國的理由發愁時,一旁的太子姚曦再次開口說話:“父皇,兒臣有一個法子!”

“說來聽聽!”姚思看著眼前的太子眼神慈愛,自己的這個兒子雖然現在還略顯浮躁,但自幼聰明伶俐,待人處事也頗為周到,自從帶在身邊處理政務後,長進也是極快,姚思對其還是十分滿意的。

對於姚思來說,他最大的心願就是可以蕩平幾大藩王,令大虞再上一層樓,向世人向父皇證明,自己是個優秀的皇帝,將來在史書上,留下一個太宗文皇帝的稱號,受萬世敬仰。這兩年隨著國事操勞,姚思的身體明顯變差,這曾讓姚思也一度焦躁憂慮,但隨著太子嶄露頭角,姚思的心倒是放鬆了許多,身體也有所好轉。

對於姚思來說,他並不擔心太子過快的參與朝政,他心中只想著在他的手中,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