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崩逝的邸報被飛馬傳往大虞各地,依照太后的遺旨,除了已經在洛京的吳王,各地藩王無須入京,遣使進香即可,除官員之家,平民無須戴孝,勿發民哭。
太子姚曦心中大石落地,經過那次太后臨終前的祖孫談話,又想起這些年祖孫相處的溫情,心中難免升起真情的悲切,在太后的喪禮上痛哭不止,幾度昏厥,百官看了莫不心生悲切,被太子的孝順所感動。
僅僅三天之後,齊楚燕三位藩王派來的弔喪使臣都已到了洛京,唯獨秦王的使臣還未到。這頓時讓一群本就看這些藩王們不順眼的大臣們找到了由頭,開始大肆抨擊秦王不孝,太后崩逝竟然不派使臣前來弔喪。
這其中尤以御史臺、國子監和翰林院的清貴文人最為積極,紛紛上書要懲戒秦王,甚至有個御史竟然上書直言要朝廷削藩。這樣的話平時也不是沒人說,但如今三家藩王的使臣在洛京弔喪,吳王更是就在洛京,此時說這種話,無疑是當面要殺人了。
為此姚思勃然大怒,要以太后喪期間離間骨肉,動搖國本的罪名,要將此人處死。眾大臣自然力勸,最終還是以太后喪期,不宜重典為由將其保了下來,姚思下旨奪了他的官身,子孫三代永不錄用,這個傢伙也算是為自己不合時宜的小聰明葬送了家族命運。
經此一事,朝中沒人再敢輕言削藩一事,但對秦王的攻訐倒是更加猛烈。不過姚思倒是對這種情況愈發憂慮,他這個大哥對老太后素來抱著一絲溫情,每年壽誕都要派人送上壽禮,如今太后喪禮,他斷沒有理由在此事上懈怠。
太后崩逝時,姚思的內心也十分憂慮,他擔憂太后死後,諸藩王以弔喪之名入京,他這位大哥也會藉機踏足中原,那時,朝廷要如何對待他這位大哥就十分頭疼了。藩王入京,肯定要帶上不少的護衛軍隊,五大藩王如果齊聚,朝廷總不能將他們一起扣在京城,那樣一來,必然天下大亂。
但若是秦王藉此機會生事,又將如何。好在老太后死前留下的遺旨,替他解了圍,總歸是親生母子,雖然這些年老太后對他這位皇帝兒子刻意疏遠,但到底還是沒讓他難做。讓諸藩留在封地,派使臣弔喪,這事如果是姚思下令,天下難免議論,但有了太后的遺旨,大家都少了麻煩。
但偏偏秦王那邊毫無音信,姚思擔心,他這位大哥會不會帶人強至京城弔喪。那時,太后大喪,眾目睽睽,姚思肯定不好對他這位大哥做些什麼,天下大義,是依靠也是束縛,如果秦王真的以弔喪的名義入京,姚思還真不知如何對待這位心腹大患。所以姚思在太后病重之時,就已經發密旨給函谷關守將林希逸,要他嚴加戒備。
洛京與西京之間有潼關和函谷關兩道關隘,函谷關是秦漢時期關中的大門,但經歷兩漢四百餘年在關中的墾伐和戰火洗禮,黃河之中的泥沙愈多,河岸被河水沖刷,加之泥沙淤積,在函谷關側衝刷出一片平坦土地,函谷關不再險要。東漢建安元年,潼關始建,成為隔絕關中和洛陽間的關鍵之地。
姚思繼位之後,關中與函谷皆在姚霸手中,後來朝廷與秦藩約定,秦王讓出東邊的函谷故關,由朝廷派兵把守,潼關依舊留在秦王手中,兩關之間,雙方皆不駐兵,為此朝廷又重修函谷關,雖然做不到秦漢時期那種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但也能抵擋兵峰,不至於讓人長驅直入洛京。
陝州鎮撫使兼函谷關守將林希逸,字肅翁,今年剛好是不惑之年,林希逸為人恭謹,但他這一生其實並沒什麼亮眼的功績。其父林煜是太祖帳下的親信大將,昔年姚霸受命帶人在襄陽城外與前宋奸相賈似道對峙,便是命林煜在旁協助,足可見太祖對其的信賴。
只可惜後來在襄陽攻堅之時,林煜戰死在城下,當時林希逸才十二歲,平定中原後,太祖大封功臣,雖然對林煜的戰死很是可惜,但其畢竟死在滅宋之戰的開端,無甚大功,林家只得了個襄陽伯的世襲封號。
但太祖對林希逸這個愛將遺子可謂頗為照顧,林希逸十六歲從軍就被收入禁軍,二十歲時無尺寸之功就已經成了羽林前軍的指揮使,拔擢之快令眾人側目。當然也因此林希逸沒少受人的白眼,畢竟在立國之初,悍將滿朝之時,一個沒上過沙場的黃口小兒竟然成了正三品的武將,註定少不了被冷嘲熱諷。
所以當時太祖北伐之時,林希逸極力請戰,甚至願意甘做前鋒小校,但也許是太祖對這位故人之子過於愛護,最終沒有帶上他,反而讓他兼領洛陽剩餘的兩萬守軍,同丞相沈熙之一同留守。
要說太祖此舉或許別有深意,畢竟林希逸之父林煜與姚霸交好,林煜死後,姚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