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從隋朝開始了科舉考試,讓很多窮苦的書生也有了改變自己命運的機會。相比之下比地方推薦甚至看出身的年代要強不少了,已經算是很公平的了。
不過歷朝歷代科舉還是有些不同的,那麼明朝時期的科舉考試什麼樣的呢?明朝的科舉分為了童試、院試、鄉試、會試、殿試五級。考試的內容是八股文,是明朝發明的。朱元璋建國大明後,規定“中外文臣皆由科舉而進,非科舉者勿得與官”。
可見,他對科舉取士是非常看重的。只是不久朱元璋就廢了科舉,這一停就是十年。
不過到了洪武十五年,朱元璋又恢復了科舉,十七年的時候,公佈《科舉成式》,基本制定了明朝此後二百五十多年的科舉成文法規。
明代的科舉層次分明,等級苛嚴。有童試、院試、鄉試、會試、殿試五級。童試是最初級的地方縣、府考試,透過了就是童生,表明具備了基礎的寫作能力。院試是在府、州的”學院“舉行,又分為“歲試”、“科試”兩級,錄取後也就是我們所說的秀才。歲試是每年舉行的童生“入學”考試,錄取後即為“生員”。科試則是對已在學校的秀才進行考試,成績優者方可參加下一級考選舉人的鄉試。鄉試又稱為大比、秋闈,每三年一次,不過這裡面有非常明確的名額限制。在這一級別考試中過關的人就叫舉人,舉人已經具備了做官的資格了。接下來就是會試了,會試就是各省精英之間的比拼。隨著考試級別的升高,就越來越嚴格了。此後,就是終極考試殿試,不過到了這個時候,只排名次,也會出現狀元、榜眼、探花等前三名。
科舉考試的內容是八股文,體制僵死,而且要“代聖賢立言”,即揣摩聖人孔、孟和賢人程、朱的語氣說話,所以這是很難的。很多非常厲害的文人,恰恰通不過考試,因為限制實在是太多了。
在考試的時候,同樣非常嚴格。在會試考試的時候,場所叫貢院,貢院裡有上萬間房間都是單間,長五尺,寬四尺,高八尺。考生進入的時候,要搜身,發給你三支蠟燭,考生的吃喝拉撒都在這種小籠子裡解決,躺也躺不下,睡也睡不好,還不能中途退場,可以說是非常痛苦的。
1463年,明朝天順年間,明英宗在位時,會試當天順天府貢院意外失火。當時計程車子進了考場後為了防止隨意走動,按規定要鎖在號舍裡。結果這次失火導致被鎖在考場裡的二百多名考生未能逃脫出來,當場燒死90多人。
《明史》記載:“二月戊辰,會試天下舉人,火作於貢院,御史焦顯扃其門,燒殺舉子九十餘人”,《萬曆野獲編》則指這場火發生在“首場”,也就是會試第一場,“焚死舉人九十餘人”,由於火災太過嚴重,所以試卷也大多被焚燒,萬不得已改成當年的八月再試。
明英宗為此給每個考生準備了一口棺材,將這九十多人埋在了朝陽門外,稱其為“舉人冢”。清代《茶餘客話》說燒死的舉子,實際人數不止九十,而是“百有十六人”。
??除了火災,還有雨、雪災。
??《萬曆野獲編》記:明孝宗弘治五年,浙江鄉試,“首場遇大雨”,粗陋的考棚哪裡能遮得住雨,沒多久,整個考場積水沒過了膝蓋,桌椅都漂浮了起來,別說坐著了,站都站不穩,“士子譁擾,競散而出,約束不能止”。
??有的考生還被活活凍死。
?? 1864年的江南鄉試,因為太平天國運動,導致由原來的八月考試拖到了十一月。正趕上大雪紛飛的寒冷天氣,數十位體質孱弱計程車子竟然受不了嚴寒被活活凍死。
???要知道,考生們要在空間不足一平米的考場內吃飯,睡覺,排洩連續待夠三天兩夜,共三場。
十年寒窗苦,這個“苦”,以上所舉,可略見一斑。
當時的讀書人要想考試出人頭地,取得功名也是著實不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