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川柏又教盧照鄰做鴨。
小孩子要和小孩子玩。
“家裡人多,一隻鴨子不夠吃,要放配菜。今天做芋頭燜鴨,芋頭可以吸收鴨油,還可以增香,做出來的菜濃香不油膩……”
“隔壁嬸子是高郵人,她會很多種做鴨的方法。冬日春初燉茨菇老鴨湯,還可以香木烤鴨、滷水鴨、梅子醬鴨……”
盧照鄰:“……高郵的鴨子真不容易。”
“鴨子怎麼做都好吃~~”張川柏笑眯眯的,將拔乾淨毛的鴨子送進廚房。
盧照鄰跟在身後問:“你說要教我做菜,為什麼是你母親在做?”
“我用嘴巴做啊!”張川柏理直氣壯,“有客人來,阿孃不讓我做菜,怕做壞了浪費食材。”
“哦,用嘴巴做。”盧照鄰笑了。
他還以為……小小年紀的張三什麼都會。
吳秀在廚房裡喊:“三郎,去盛一碗豆豉來。”
“好!”張川柏拉著盧照鄰去另一間屋子,“我娘做的豆豉,蒸魚乾可香了,等下你嚐嚐。《齊民要術》說‘作豉必室中溫暖’,還教一種作麥豉法……”
“嗯?《齊民要術》還教人做豆豉、麥豉?”盧照鄰驚訝。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才子盧照鄰沒有讀農書。
“《齊民要術》吃的、用的、穿的都有。”張川柏歎服,“我也是看了之後才知道,還有如此奇書。”
……簡直給他很大啟發!
他將來編纂《做鴨一百方》、《江南百菜圖》,說不定也能流傳後世~~
端著一碗豆豉走向廚房,張川柏不經意地問:“李善喜歡出什麼題啊?”
“他……”盧照鄰回過神,失笑:“你說一連串吃的,就想讓我放鬆警惕?”
“咳咳。”張川柏否認,“我隨口問問,好奇……好奇嘛!”
不是不自信,而是……好吧,確實心裡沒底。
盧照鄰不想透題,轉移話題:“我可以告訴你,李師兄去做什麼了。”
今年三月,皇帝親臨襄城宮,因氣候地勢原因,宮內蛇蟲出沒。而後,朝廷決議撤銷襄城宮,將房屋材料賜給當地百姓。
“主持修建襄城宮的閻立德被罷官……不過這些跟師兄沒關係。”盧照鄰說,“皇帝如今在洛陽,文武百官隨行。許多才子神童齊聚洛陽,精心準備文章拜謁高官。”
張川柏果然轉移注意力,恍然:“趙兄趕著去洛陽,關於目的,他說得含含糊糊,想來也是此事!”
嗐!
趙貞固還不好意思直說!
有何不好意思?
大唐才子們的常規操作嘛~~
盧照鄰微微笑道:“若是誰的文章被宰相誇獎,前途就光明瞭……為了揚名,才子們想方設法。我從幽州來揚州,一路經過的驛館客舍牆壁、名勝古蹟巖壁,全是詩詞文章。”
會寫詩的寫詩,會寫文章的寫文章,反正見不得牆壁空白。
實在不會寫就炫書法,大筆一揮“某年某月江都張三到此一遊”~~
張川柏嘖嘖感嘆:“絕!絕啊!如果是我,就讓人抄自己的文章一千份,在長安街頭免費送!”
盧照鄰微妙地看著他。
“該不會,真有人這麼做?”張川柏睜大眼睛。
“每逢朝廷開科取士,就有你說的這種熱鬧。”盧照鄰唏噓。
你能想到的,人家早就做了!
說做鴨,盧照鄰比不上張川柏;說士林朝廷的事,張川柏遠遠不及盧照鄰。
盧照鄰聞到廚房飄出的濃香……想著,吃了張家的鴨,該給張三普及常識。
“朝廷有計劃,明年二月去泰山封禪。幷州大族籌備上書,以百姓的名義請求皇帝在祭天后,返回時親臨晉陽……嘿!到時候幷州的才子神童們可以獻文章,也許能被陛下看到。”
張川柏眨巴著眼睛:“……明年,貞觀十六年,皇帝去泰山封禪嗎?我怎麼不知道……”
難道是沒夢見?
“還沒正式下詔。”盧照鄰說,“等訊息傳到揚州,你就知道了。”
“哦……”張川柏晃晃腦袋,“就算知道,我也不可能去途中等候獻文章。你要去嗎?”
盧照鄰頗為遺憾:“我阿耶想讓我試試,但夫子說,還不到時候,我應該沉下心讀書。”
說到這裡,他有點不高興。因為李善跟他年紀相仿,難道說他不如李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