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大家都要到場,到時候再給你們一一介紹認識。”
一路上每路過一個建築便會短暫停留,簡單的這個建築的主要用途。
楓樂與另一位名叫朱孔陽的走在中間,一路上聽著納蘭靜怡簡單的介紹,細心的記著各處建築的名稱與用途。
書院之大,不是一時半會兒能逛完的,所以納蘭靜怡也是挑主要的介紹,就這也要花費不少時間,好在今日也都無事。
由於已經是書院的上午教學的時間,所以此刻逛書院的六人並沒有碰到什麼人。
許久之後,納蘭靜怡帶著蘇奕等人來到一大型建築的面前,透過納蘭靜怡的介紹,蘇奕等人也都知道了這是書院的食堂之一。
書院的食堂面向所有學子與夫子以及來教學的官員們開放供應。食堂的管理以及供餐非常的人性化,價格也比在外吃好得多,快餐小炒都有,三餐皆有供應,但是也只有午餐是人最多的時候。
不是飯點時間,所以納蘭靜怡只是簡單的介紹在此應該如何點餐、取餐與用餐,以及在食堂的一些規矩等等。
出了食堂,便來到了供學子們休息住宿的齋舍。透過納蘭靜怡的介紹,蘇奕也知道了,書院給每個弟子都安排有固定的齋舍,且一個齋舍可供最多四個人住。
雖然都安排有住宿的位置,但最終住不住還是看學子個人的意願,很多有錢有勢的學子會選擇在外購置房產或金陵本地的學子自然不會住在書院,因此書院也有了走讀和寄宿之分。
至於為什麼還會給不住宿的學子留床位呢。其實最大的原因就在於書院的課程安排,上午兩個時辰,下午也是兩個時辰,中間可以休息的時間是午時這一個時辰,所以直接在書院內吃飯,齋舍休息,可以節省出很多的時間,以便養足精神進行下午的學業。而其他的的原因暫時就不為道也。
他們【玄月班】現在有十八個男生,七個女生,因為楓樂與朱孔陽年紀稍長些,所以安排到與之前多出來的倆個男學子一個齋舍,曾思源與蘇奕年紀相仿,被安排在了一起。
由於書院是第一次招收女弟子,為了防止出現醜聞。書院這些天臨時劃分出一塊少有人居住且相對偏一些的齋舍來,並特地找來將作監的人來重新修繕,又在外圍建立了高高的圍牆,算是最大的預防措施了。最後還專門在皇宮找來了幾位上了歲數的嬤嬤來管理這片齋舍的日常。
納蘭靜怡與霍文心自然不好進男生的齋舍,而女學子們的齋舍也不是蘇奕等人可以進去參觀的。所以各自散去到自己的齋舍認個眼熟,約定一會兒回到原地集合就是。
蘇奕與曾思源本就是同窗,現在又多了這同齋舍之誼,又是同齡人,今日又在書院門前相識。只覺得緣分果然奇妙,曾思源是個帶有社牛屬性的性子,蘇奕兩世為人,又是十五年不曾交友。在去齋舍的路上兩人只覺得一見如故,直似親兄弟一般。
齋舍是一排排連房,到了齋舍,進門首先是一個小的會客廳的設計,有一四方桌和數把椅子,由於這間暫時沒人住過,所以也在沒有別的裝飾物和傢俱。想來這個小客廳是平時聊天交談娛樂,或是同窗好友串宿舍待客所用的。
而客廳再往裡走有兩個小門,右側的門開啟一看,居然是設計放恭桶的“獨衛”。
從左側的的房門穿過往裡,就進入內室了。內室給人的第一感觀就是長!兩邊各放有兩張簡易的木板床,床尾還配有一不大的櫃子,想來是放置衣物和私人物品的,可以上鎖,可謂是用心了的。內室的中間過道上有四張整齊排列的桌椅,想來是給學子放書本學具,日常學習所用吧。
齋舍的介紹就是這麼多了。當然蘇奕是不打算住宿的,雖然自己王府離書院有些距離,但是按照蘇奕早晨起床的生物鐘來算,也不會有差別,趕得上辰時上課就行。
問了下曾思源,果然也是城裡有房的主,自然也不會留下來住宿舍了。
“秦兄,雖然我們都在城裡有住所,但是午時還是可以到這來休息,不需要那麼麻煩來回折騰了。”
“確實,小弟現在客居他人家中,離此地也算有些距離,這齋舍正適合中午午休時所用。”蘇奕當然同意,一個時辰的時間回王府吃個飯再加上往返的時間,真沒有多少休息的時間,沒必要。
由於這齋舍長時間沒人住宿過,即使其內沒有什麼雜物,但是灰塵還是很厚的。蘇奕幾十年沒幹過大掃除了,而曾思源顯然也是個嬌生慣養的主,所以這收拾的活不是他倆能夠完成的,更何況還得置辦不少用品。
蘇奕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