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太子無嗣(1 / 2)

不出三日,滕王閣的詩賦就傳遍了洪州。

前來拜訪王安之人,絡繹不絕。

滕王多次挽留,甚至以一州父母官的位置許之,希望王安可以留下。

奈何——王安志不在此!

豫贛江河畔

李常笑與王安說好在此分別。

臨別之際,王安臉上多了幾分彷徨:“太師祖,您真的不一同返回長安嗎。”

李常笑搖搖頭:“貧僧想要挽回的,既已挽回。想要看的,也全都看過。姑且是沒有什麼念想了。”

“素聞江南多有名樓,貧僧也有意走訪一番。”

聽到這話,王安也不再挽留。

他深深行了一禮:“徒孫恭送太師祖!”

“他日再會。”

……

自從《滕王閣序》問世,大唐進士們的寫詩熱情彷彿徹底被點燃了。

一時間,無數年輕的後生湧現詩壇。

將原本就蒸蒸日上的詩賦,再一次推上了新的高潮。

文壇之中,以永徽十六年登科的四位進士為新秀,常作天子的御筆文人,並稱文章四友。

“杜審言,李巨山,崔道成,蘇守真”

前年關中一帶鬧了糧災。

朝廷在洛州設定的糧倉起了不小的作用,永徽帝夫婦多次巡視洛陽,在上陽宮定居。

一時間,許多世家大族也佈局洛陽。

這讓洛陽也空前繁華起來,成為許多文人墨客理想的定居之所。

永徽十九年,五月。

洛州,鞏縣。

杜審言進京為官,其妻兒卻是留在了鞏縣,由作為祖父的杜守仁親自帶著。

杜守仁這一脈子孫是從京兆杜氏分出來的,從杜審言往下的子孫,都將以鞏縣為中心開枝散葉。

縣令府

杜守仁今日閒暇,悠閒地坐在院子的長椅上。

長孫杜賢才剛學會走路,正趴在祖父的身邊,滿臉好奇地在一冊詩集上來回爬行。

興許是他的動靜過大。

原本閉目養神的杜守仁一下子醒來了。

他望著調皮的長孫,眼中可見閃過幾分慈祥,伸手就將小傢伙攬到懷裡。

杜賢抓著祖父刺刺的鬍鬚,露出了笑容。

“小子,你可比你爹當初要頑劣。”

杜守仁指著長孫,樂呵呵說道。

反正杜賢也聽不懂,他就只管著“嘿嘿”傻笑,肉乎乎的腳丫子不斷踢踏著詩集。

杜守仁見了連忙將詩集拿過來,笑罵道:“小賢兒,若是讓你爹知道你踢詩集,大概要對你行家法了!”

不一會兒。

杜守仁一手抱著孫子,一手給他對著詩集逐頁誦讀。

“這是你爹寫的詩,將來可要牢牢記住,咱們鞏縣杜氏,可千萬不能給主家丟人。”

杜賢嘿嘿一笑,反正他也聽不懂。

杜守仁倒是樂此不疲。

他是古板不假,當初杜審言想要學習詩文,被杜守仁嚴厲拒絕。

可同樣的,杜守仁也是一個現實的人。

當朝廷盛行進士科,以詩文和詩賦善選文才,他也能放下堅守,成為詩文的推崇者。

時至今日,杜守仁的願望倒是很純粹了。

“我鞏縣杜氏,既然是由於詩文顯世,子孫後輩定要出個大詩人!”

……

大明宮

今日皇宮的氣氛相當低迷,甚至可以稱得上是哀傷。

只因前不久,太子李鎮唯一活著的皇孫,也終於染病夭折了。

太子如今已年過三十了。

夫婦成婚十餘載,先後誕下過八名皇孫和郡主。

時至今日,偌大的東宮竟無一名小主子。

大唐立國至今,帝位傳至三代,歷時五十載。

李鎮是第一位無子嗣的儲君。

相比之下,同樣是帝后所出的沛王與英王,二人雖然也是子嗣稀薄,但好歹府中是有王世子。

永徽帝和武皇后因為這事,沒少耗費心力。

永徽帝閉上雙眼,正在享受武照給他的穴道療法。

他登基將近二十載,日夜勤政,身子也不免積累了些許病症。

其中最重的,當數“風疾”。

病輕時,頂多是目眩不能視。

可當病情加重,時常會折磨得永徽帝頭疼難耐。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