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劉禪的旨意,為了表彰崔華的功勞,官升一級,由正屯級提升為副曲級,同時頒發“先登”勳章一枚,全軍通令嘉獎。
司聞曹編制上屬於漢軍的軍情繫統,所以立功都是軍功,官職也是軍職。
馬勳把“先登”勳章給崔華佩戴在左胸上,崔華拱手還以軍禮,接著馬勳又把劉禪簽署的嘉獎令遞給崔華看了一遍。
待崔華看完,馬勳從崔華手裡拿回嘉獎令,又從崔華軍服上把勳章取了下來交回給李福。
“由於司聞曹從事的秘密工作性質,今天崔副曲長的授勳儀式只能由本官和李司尉見證,由於保密的需要,你的嘉獎令和“先登”勳章都不能帶走,只能由司聞曹存檔。”
“待你退役以後,按朝廷相關規定再把嘉獎令和勳章補發給你。”
“陛下和百姓不會忘記你為國家作出的貢獻,你是當之無愧的大漢無名英雄。”
崔華再行軍禮,臉上流下了兩行淚水。
。。。。。。
三國時期的益州陸路交通極為不便,所以能走水路就多走水路,船隻的載重大,人員乘船也不勞累。
諸葛恪和陳表的官艦離開永安水域繼續逆流而上抵達江州(今重慶)防區,到了江州防區,江州都督李豐派遣軍艦接替永安的護衛船隻繼續護航。
這次東吳使團去成都走的是當年趙雲領兵入蜀的路線,到了江州,官艦隻是在江州補給了淡水、糧食,並未多作停留繼續沿長江西上,直達江陽(今瀘州)。
江陽是沱江與長江的交匯處,官艦到此駛離長江,轉入北岸的沱江江口。
一路上東吳官艦的水師人員也沒閒著,不斷在船上觀察記錄長江航道以及兩岸的山川地形。
護航的漢軍船隻雖然看見他們在進行偵察但也無可奈何,也沒有進行干涉。
這是慣例,蜀漢出使東吳的使團也會幹同樣的事情。
官艦轉入沱江,航道變窄,行駛更加小心,遇到無風水淺的地方,不便操槳,還需要僱傭縴夫拉船。
一路順沱江往西北,經過漢安(今內江),再到資中,再過牛鞞(今簡陽),最後到達雒縣(今廣漢)下船。
雒縣是成都的北大門,此處地處成都平原,陸路寬闊平緩,碼頭上就有不少的馬車、牛車、民夫等著船靠岸做運輸生意。
諸葛恪和陳表下了船,僱傭了馬車,裝上獻給蜀漢朝廷的禮物,留下水師看守官艦就一路南下往成都出發。
一行人終於到達成都北門,蜀漢這邊負責外交的鴻臚寺早已派了接待人員在北門等候,由於諸葛恪和陳表只是太子屬官,而且僅是都尉,連中層幹部都算不上。
從外交對等原則出發,蜀漢鴻臚寺這邊也只派出了兩個都尉接待。
吳使張溫也親自在北門等候,本來按級別,諸葛恪二人的官職比張溫小多了,張溫派個主簿來迎接即可,但張溫想到這兩個人是太子跟前的紅人,自然不可以官職大小度之。
於是親自出城等候,以表重示。
待諸葛恪和陳表下車,先和蜀漢的接待官員一番客氣寒暄過後,這兩人才小跑兩步走向後面的張溫:
“怎麼敢讓張大人親來迎接,您這是要折煞我二人。”
陳表客氣地對張溫行禮。
“陳兄,諸葛兄客氣了,你二人帶著太子的使命而來,弟怎麼敢以上官居之,咱都是兄弟,就別客氣了。”
“太子身體還好嗎?”
張溫當然要在太子屬官面前關心孫登。
“太子身體康健,開得硬弓,騎得烈馬,就是很想念張大人啊。”
“您一個人出使蜀漢辛苦了。”
“為陛下辦事,不敢言辛苦。”
“好好,張大人,咱們同車進城如何?”
“可以啊,我帶你們看看成都的街景。”
於是三人同車,待馬車啟動後,諸葛恪挑起窗簾看看四周沒有蜀漢的人,才關好窗簾小聲地對張溫說道:
“張大人,此次受太子命前來,一是維護兩國盟友關係,二是想了解一下蜀漢的紙業發展情況。”
張溫摸著鬍子,故作驚訝道:
“這紙有什麼好了解的?”
諸葛恪道:
“張大人有所不知。”
於是一五一十把蜀漢皮紙衝擊東吳紙業的情況給張溫講了,諸葛恪最後也把自己的擔心告訴了張溫。
張溫也不急著回答,轉頭問旁邊的陳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