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大乾人對党項或者說對東北邊的突厥和契丹,看法就是蠻夷人,不通禮儀,不屑與之為伍。
即便是党項、突厥、契丹的軍事力量比大乾強大,但是大乾上上下下仍然對他們嗤之以鼻。
當然也有少部分當兵的大乾人,在鼓吹要消滅那些蠻夷,國祚才能延長几百年。
可都是一些空口號,即便是兵部尚書施老爺子都沒有具體措施,只是單純說出党項存在的害處。
但是今天看到這一份卷子卻不一樣。
開篇第一句,党項是我大乾的寶庫,人人可在尋找豐厚的寶藏。
這麼抓人眼球的話語,吸引著人一直往下看。
首先是党項的富饒,牛羊以及牛羊所產出的肉、毛、骨、皮、筋,還有礦產、森林資源。
介紹完了党項的富饒,那党項也仍是党項八大貴族的地盤,和大乾沒關係啊。
接下來,文章裡就開始講貿易、講開商榷、講傾銷,然後又說和党項交易土地,然後移民,百年後,党項的土地自然而然就是大乾的土地。
最後,重點再講,大乾文化對党項輸出,隨著經商的人去傳播大乾文化,隨著移民定居的人,去洗禮他們的知識。
然後,用大乾文化改造党項,那麼党項人還是党項人嗎?
孔子的弟子-子路,他也是出自夷狄之族,但是你看經義對他的推崇可不少。
難道還不能說明,被教化的人,可以自動成為大乾人?
去傳播知識,傳播大乾文化,那是文聖之功。
去交易或佔領土地,然後納入大乾版圖,這是開疆拓土之功。
這篇文章寫得人熱血沸騰,感覺只要讀了這篇文章,人人都可以去党項開發,為大乾立一份功勞。
甚至李良看完都覺得,要是自己隨著商人去那党項,是不是可以一邊賺錢,一邊傳播大乾文化。
到時候,錢賺了,在党項中文聖的名號不也立起來了嗎?
聖啊~
古往今來,文聖就孔子一人,還有一個亞聖孟子,除此就沒啦,沒啦,下一個會不會是我李良?難道不能是我李良?
不知不覺地李良就露出了笑容,自己所學的知識,在大乾算不得什麼,可要拿到党項呢?絕對能稱聖。
看著露出笑容的李侍郎大人,胡維之撫著花白的鬍鬚,點頭笑道,“侍郎大人,下官沒說錯吧,此人真有狀元之才!”
李良點點頭,嘴裡差點就說出,‘此當為狀元。’
再次確定了開篇第一句,然後又在文中尋找一番,轉而就矢口否認,“這文章寫得狗屁不通,通商?我們通了那麼多年,有什麼效果?還有教化蠻夷,都說了是蠻夷了,還能怎麼教化?教他們穿褲子嗎?”
“整篇文章,牛頭不對馬嘴,狗屁不通,我看給個丙次就是看在這一手好字上面!不然,給個丁次也不為過。”
什麼?
胡維之不敢相信李侍郎的話,攏共就四個等次,你還打算給這篇大作一個最後的檔次?胡維之急了,“大人~”
“不用在說了,就給個丙等次吧~”
“不能啊~大人,這做文章之人絕對有大才啊!”
胡維之是個死腦筋,卻是要力保這份卷子,兩人的爭吵引來了其他人的注意。
吏部衙門也不是李良一個人的一言堂,於是很快就鬧到熊正清那裡。
熊尚書接過卷子,若無其事地掃了一眼,然後淡淡地說道。
“遇到文章有爭議,那是好事,有爭議就說明就可取之處,讓本官先看一遍。”
熊正清很快就看完了,寫得確實是很不錯,每條建議的可行性寫得十分充分。
熊正清先是讚揚一番,然後就文中一些語句給了一個‘天馬行空、不切實際’的評論,暫時給了甲等中。
“此子必為狀元啊!”胡維之欣喜若狂,因為現在的閱卷是把優秀的先挑出來,然後再在優秀的文章中尋找更優秀的,做最後的定奪。
閱卷的工作在繼續,吏部閱卷官員又沉入了書卷堆,熊正清回到自己的屋子裡,沒有在意這一個小插曲。
李良的腦子還在迴圈播放著剛才看到的那篇文章,這時候反而有些急切,因為卷宗都是糊名的,所以李良也不知道到底是誰寫的那篇文章。
若是知道是誰,那下了值肯定要去請教一番。
閱卷工作還在繼續,大多數時間裡都是各自靜靜地審閱卷子,偶有一兩篇佳作引